柴油機取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41:31 1
專利名稱:柴油機取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發動機動力輸出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柴油機取力器。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動力輸出到部件需要取力器,汽車上各部件對動力的需求不同,其取 力器的構造也不相同,有的由一個齒輪軸直接從正時齒輪輸出、有的通過一個總成輸出,但 大部分都是針對較大動力輸出設計的,對於小動力需求如發動機風扇或小液壓泵,大部分 是採用蓄電池電力驅動,壽命低,可靠性不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柴油機取力器,以解決現有裝置採用蓄電池電力驅動存在的 上述問題。具體解決技術方案如下柴油機取力器由傳動齒輪O)、傳動軸套(3)、傳動軸、襯套(6)、止推墊圈(7)、內六角螺絲(8)、花鍵軸(9)、花鍵軸套(10)、軸承座(11)組 成;所述傳動齒輪O)、傳動軸套C3)和傳動軸(4)為過盈配合相對不動,傳動軸套(3)與 軸承座(11)上的襯套(6)間隙配合可以相對轉動,止推墊圈(7)通過內六角螺絲(8)與傳 動軸套( 連接在一起限制其軸向移動;傳動軸(4)與花鍵軸套(10)和輸出花鍵軸(9)相 連。所述軸承座12上開設潤滑油進油孔( 和潤滑油出油孔(12),在傳動軸套(3)和 傳動軸(4)上設有油路。所述傳動齒輪O)與正時齒輪(1)齒數比為1/1。所述傳動齒輪( 轉速在2300r/min-2500r/min、傳遞扭矩最大扭矩60N/m。所述傳動齒輪O)與正時齒輪(1)齒數比進行微調。本實用新型有益處在於傳動方式為機械傳動,性能穩定,結構緊湊、加工方便、裝 備簡單、安全可靠,特別適合小動力輸出。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柴油機取力器剖視圖。圖標說明正時齒輪1、傳動齒輪2、傳動軸套3、傳動軸4、潤滑油進油孔5、襯套6、 止推墊圈7、內六角螺絲8、花鍵軸9、花鍵軸套10、軸承座11、潤滑油出油孔12。
具體實施方式
發動機風扇或小液壓泵用柴油機取力器由軸承座11固定在發動機缸體上。如
圖1 所示,柴油機取力器內部傳動齒輪2、傳動軸套3和傳動軸4為過盈配合相對不動,傳動軸套 3與軸承座11上的襯套6間隙配合可以相對轉動,止推墊圈7通過內六角螺絲8與傳動軸套3連接在一起限制其軸向移動。傳動齒輪2與正時齒輪1齒數比為1/1,也可根據傳遞轉 速的需要和空間布置的需要對齒輪的齒數進行微調;傳動齒輪2轉速在2300r/min-2500r/ min、傳遞扭矩最大扭矩60N/m。當傳動齒輪2與發動機正時齒輪1嚙合時,傳動齒輪2通過 傳動軸套3帶動傳動軸4旋轉,傳動軸4通過花鍵軸套10和輸出花鍵軸9相連,最終向發 動機風扇或小液壓泵等小動力需求裝置輸出動力。為減少機械磨損、確保柴油機取力器工 作壽命,潤滑油由軸承座11上的潤滑油進油孔5流到襯套6處,對襯套6表面和傳動軸套 3表面進行潤滑,然後通過傳動軸套3和傳動軸4上的油路流到花鍵套筒10,對花鍵接觸部 位進行潤滑,最後通過潤滑油出油孔12流入正時動齒輪室。
權利要求1.一種柴油機取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柴油機取力器由傳動齒輪O)、傳動軸套(3)、 傳動軸、襯套(6)、止推墊圈(7)、內六角螺絲(8)、花鍵軸(9)、花鍵軸套(10)、軸承座 (11)組成;其中傳動齒輪O)、傳動軸套C3)和傳動軸(4)為過盈配合相對不動,傳動軸套 (3)與軸承座(11)上的襯套(6)間隙配合可以相對轉動,止推墊圈(7)通過內六角螺絲(8) 與傳動軸套C3)連接在一起限制其軸向移動;傳動軸(4)與花鍵軸套(10)和輸出花鍵軸 (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柴油機取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11)上開設潤滑油進 油孔( 和潤滑油出油孔(12),在傳動軸套C3)和傳動軸(4)上設有油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柴油機取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齒輪( 與正時齒輪(1) 齒數比為1/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柴油機取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齒輪( 轉速在 2300r/min-2500r/min、傳遞扭矩最大扭矩 60N/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柴油機取力器,以解決採用蓄電池電力驅動存在的問題。技術方案如下柴油機取力器由傳動齒輪、傳動軸套、傳動軸、襯套、止推墊圈、內六角螺絲、花鍵軸、花鍵軸套和軸承座組成;傳動齒輪、傳動軸套和傳動軸為過盈配合相對不動,傳動軸套與軸承座上的襯套間隙配合可以相對轉動,止推墊圈通過內六角螺絲與傳動軸套連接在一起限制其軸向移動;傳動軸與花鍵軸套和輸出花鍵軸相連。當傳動齒輪與發動機正時齒輪嚙合時,傳動齒輪通過傳動軸帶動傳動軸旋轉,傳動軸通過花鍵軸套和輸出花鍵軸相連,最終輸出動力。本實用新型有益處在於傳動方式為機械傳動,性能穩定,結構緊湊、加工方便、裝備簡單、安全可靠,特別適合小動力輸出。
文檔編號F02B61/06GK201884120SQ20102063035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明者凌彤 申請人:大連名陽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