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土流失的啟示(擦乾黃土高原的)
2023-05-27 23:23:01 1
山西石樓治山、治溝、治水一體推進,治理水土流失,恢復生態環境。 石樓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呂梁12月30日電 題:擦乾黃土高原的「眼淚」 山西石樓千溝萬壑中治理水土流失
作者 高瑞峰 許文悅
大山成塔,層層梯田繞山巔。山西省石樓縣板橋村,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坡耕地,被改良為保水、保土、保肥的增收田。
「在這陡坡坡上盤吃穿了大半輩子。」30日,板橋村村民張福全感慨道,早些年,天旱盼下雨,可下雨了,卻眼睜睜看著施好的肥料被雨水衝走,陷入「水來土走糧食少」的尷尬境地。
如今,喜人的變化來自當地「坡改梯」綜合整治,板橋村全村6000畝坡耕地都改造為寬條梯田。「以前,50多畝穀子產出1萬多斤,能賣3萬多元;改造為寬條梯田後,去年50多畝穀子產出3萬多斤,賣了10萬元。」張福全介紹。
資料圖:作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重點縣之一,山西石樓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累計超90萬畝。 石樓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石樓縣地處黃河中遊東岸,呂梁山脈以西,黃土厚覆其表,受流水侵蝕、衝刷,溝壑縱橫,地形破碎。境內5700餘條大小溝壑縱橫交錯,約三分之二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曾是山西省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區域之一。
嚴重的水土流失,既為農業生產的大害,又是黃河泥沙的重要來源。作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重點縣之一,石樓縣開展改造坡耕地、新建淤地壩、荒山陡坡植樹造林等工程,持續改善惡劣的自然條件,治理水土流失,恢復生態環境。
治山、治溝、治水一體推進,石樓縣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境況為之扭轉。其中,「坡改梯」工程將逾10萬畝坡耕地改造為寬條梯田,近3500戶農民因此受益;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累計超90萬畝,全縣逾四成人口享受到營造林、退耕還林等政策紅利。
資料圖:山西石樓依託「千家萬戶」治理「千溝萬壑」項目,規模化啟動流域綜合治理,改善惡劣的自然條件。 石樓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石樓縣依託「千家萬戶」治理「千溝萬壑」項目,規模化啟動流域綜合治理。該縣裴溝鄉曹穆流域生態治理點,連翹、油牡丹等特色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一改昔日「山上光禿禿,下面黃水流,年年遭災害,十年九不收」的局面。
目前,石樓縣正在開展黃河中遊屈產河水質提升和生態修復工程。山西省呂梁市生態環境局石樓分局副局長鄭建徵介紹,該工程總投資約1.45億元,包括尾水深度淨化、河道生態修復、岸線生態修復等,進一步鞏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近年來,全縣水土流失善持續改善,地表水國考裴溝鄉監測斷面平均Ⅲ類達到考核目標要求,屈產河實現了一泓清水入黃河。」石樓縣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任靜光說。(完)
(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