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行李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6:58:41 3
專利名稱:車載行李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李架,更加具體地,涉及一種車載行李架。
背景技術:
在當前的車載行李架中存在以下的問題(1)客車行李架的安裝往往導致外觀 不美觀;(2)客車行李架,大多數客車企業把它當作一種供乘客儲放物品的存放架,很 少企業去考慮它是客車內部的一件重要裝飾件,市場上所存在的行李架要麼是鐵皮折成 外表噴漆,要麼是注塑型整體塑料架,要麼是超豪華航空行李架。行李架的實用性,經 濟耐用性,拆裝靈活性往往很少去體現。甚至有時行李架過沉,在路況較差的情況下把 車頂拽變形行李架脫落。有些客戶在春運期間為了增加車內空間而把行李架拆掉,就遇 到麻煩把車頂拆壞。因此需要一種克服了上述缺陷的車載行李架。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裝後外觀美觀、可拆卸、並且輕 便實用的車載行李架。具體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包括底板、封頭、卡齒以及立杆,在所 述底板兩邊由立杆固定,所述底板兩端由封頭封裝,在所述封頭上設有用於固定底板1 和底板2的卡齒6、卡齒7、卡齒8,所述封頭3由卡齒6、卡齒7、卡齒8固定。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的所述底板與底板之間是可拆卸的。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車載行李架,其中,所述底板1和底板2由塑料板制 成。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車載行李架,其中,所述封頭由塑料製成。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車載行李架,其中,所述立杆由鍍鋅鋼條製成。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車載行李架,其中,所述面板定位件由鍍鋅鋼板制 成。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車載行李架,其中,所述卡齒由塑料製成。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客車行李架不可拆卸的缺陷, 增加了底板的美觀度,行李架更加工整;而且大部分部件採用塑料築成,並且原理就像 積木遊戲一樣堆積成型。這樣可以做任何長度的行李架,同時也方便拆卸又減輕了重 量,成本相對也降低了。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組裝圖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的封頭及卡齒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的底板的示意圖。[0016]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的封頭組裝圖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附 圖僅僅是示意圖,而且並非完全是按照比例繪製的,這些附圖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 範圍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圖1為車載行李架組裝圖的示意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包括底板、 封頭和立杆。圖2示出了封頭和卡齒。在該封頭3上設有用於安裝卡齒的卡槽9和卡槽10。圖3示出了底板1,該底板的兩邊有突出的板槽11和板槽12。本實用新型對底 板的大小、形狀和數量沒有具體限制,只要它們滿足安裝需要即可。圖4為車載行李架封頭組裝圖,包括底板、封頭和卡齒。封頭3用於固定底板 兩端,卡齒6和卡齒8安裝於卡槽9,卡齒7安裝於卡槽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的底板和封頭可以由塑料或類似材料製成。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的立杆可以由不鏽鋼板、鍍鋅鋼板或類似材料切 割打磨製成。以下描述採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的安裝方法。在安裝時,首先將各底板兩邊通過板槽固定在立杆4和立杆5上;然後將底板兩 端用封頭3封裝,再用卡齒6、卡齒7、卡齒8固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是,可以以多種方式對上述特徵或部件加以組 合、改變、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 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載行李架,包括底板(1)、底板(2)、封頭(3)、立杆(4)、立杆(5),其特 徵在於在所述封頭(3)上設有用於固定底板(1)和底板(2)的卡齒(6)、卡齒(7)、卡 齒(8),所述底板⑴和底板(2)兩邊由立杆(4)、立杆(5)固定,所述底板⑴和底板 ⑵兩端由封頭⑶封裝,所述封頭(3)由卡齒(6)、卡齒(7)、卡齒(8)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行李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1)和底板(2)可拆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載行李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1)和底板(2)由 塑料板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行李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封頭(3)由塑料製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行李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杆(5)和立杆(4)由鍍鋅 鋼條製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行李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卡齒(6)、卡齒(7)、卡齒 (8)由塑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載行李架,其包括底板(1)和底板(2)、封頭(3)、立杆(5)和立杆(6)、卡齒(6)、卡齒(7)、卡齒(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行李架使得安裝後提高了美觀度,而且由於能夠保材料輕便、底板與底板之間可拆卸,從而大大增加了靈活性和實用性。
文檔編號B60R7/04GK201792801SQ200920297248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季春來, 祈芳, 趙雙武, 陳小華, 黃桂龍 申請人: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