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除霜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8 01:10:06 2
新型高效除霜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高效除霜裝置,在蒸發器裝置的上、下兩側對稱設置有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均為一端開口的中空殼體結構,且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的橫截面均依次分為錐形擴張段、直通穩流段,在上引流罩體的錐形擴張段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的後側位置處呈「一」字型設有若干個進風扇,一一對應於進風扇的位置、在下引流罩體的錐形擴張段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的前側位置處設有若干個排風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充分巧妙的運用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中的錐形擴張段,貼合在其側壁上設置風扇,最終能形成由上至下的兩道風道,到達除霜的目的,除霜效率高、效果好。
【專利說明】 新型高效除霜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高效除霜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公知的【技術領域】,一般空調或者其他熱交換系統中,若溫度設置過低,會造成蒸發器表面結霜,堵住風口影響冷氣排出,嚴重時可能凍住風機葉片造成電機燒毀,除霜裝置的作用就是用來融化蒸發器表面的結霜的,一般來說除霜的主要原理還是認為的引入流動的空氣,進行除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高效除霜裝置,能夠提高除霜的效率和效果。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高效除霜裝置,包括蒸發器裝置,在所述蒸發器裝置的上、下兩側對稱設置有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所述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均為一端開口的中空殼體結構,且所述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的橫截面均依次分為錐形擴張段、直通穩流段,在所述上引流罩體的錐形擴張段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的後側位置處呈「 一 」字型設有若干個進風扇,一一對應於進風扇的位置、在所述下引流罩體的錐形擴張段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的前側位置處設有若干個排風扇。
[0005]進一步的,作為一般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風扇的數量為4個,且相鄰之間的間距為8cm?10cm。
[0006]進一步的,考慮到風道的最佳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錐形擴張段的側壁的錐度為7。?12°。
[0007]進一步的,為了能夠監控實時的溫度反饋情況,本實用新型在所述進風扇的進風口處以及排風扇的出風口處均設有溫度傳感器。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充分巧妙的運用上引流罩體和下引流罩體中的錐形擴張段,貼合在其側壁上設置風扇,最終能形成由上至下的兩道風道,到達除霜的目的,除霜效率高、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剖視圖;
[0012]圖中:1.蒸發器裝置,2.上引流罩體,3.下引流罩體,4.錐形擴張段,5.直通穩流段,6.進風扇,7.排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4]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新型高效除霜裝置的優選實施例,包括蒸發器裝置1,在蒸發器裝置I的上、下兩側對稱設置有上引流罩體2和下引流罩體3,所述上引流罩體2和下引流罩體3均為一端開口的中空殼體結構,且上引流罩體2和下引流罩體3的橫截面均依次分為錐形擴張段4、直通穩流段5,所述錐形擴張段4的側壁的錐度為V?12°,在實際的應用中此範圍內是最佳,能夠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在上引流罩體2的錐形擴張段4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I的後側位置處呈「一」字型設有若干個進風扇6,所述進風扇6的數量為4個,且相鄰之間的間距為8cm?1cm,設置數量不宜過多過密,應該結合綜合能耗以及蒸發器裝置I的長度進行設計排布,一一對應於進風扇6的位置、在下引流罩體3的錐形擴張段4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I的前側位置處設有若干個排風扇7,在圖中可見,相互對應的兩個進風扇6和排風扇7可看做一組,在同一組中風向流動中,能夠形成前側、後側的兩道下行風道,在進風扇6的進風口處以及排風扇7的出風口處均設有溫度傳感器,能夠通過預設的PLC控制程序,對進風扇6和排風扇7進行自動化控制。
[0015]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高效除霜裝置,包括蒸發器裝置(I),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蒸發器裝置(I)的上、下兩側對稱設置有上引流罩體(2)和下引流罩體(3),所述上引流罩體(2)和下引流罩體(3)均為一端開口的中空殼體結構,且所述上引流罩體(2)和下引流罩體(3)的橫截面均依次分為錐形擴張段(4)、直通穩流段(5),在所述上引流罩體(2)的錐形擴張段(4)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I)的後側位置處呈「一」字型設有若干個進風扇出),一一對應於進風扇出)的位置、在所述下引流罩體(3)的錐形擴張段(4)上且位於蒸發器裝置(I)的前側位置處設有若干個排風扇(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除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風扇(6)的數量為4個,且相鄰之間的間距為8cm?1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除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錐形擴張段(4)的側壁的錐度為7°?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除霜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進風扇(6)的進風口處以及排風扇(7)的出風口處均設有溫度傳感器。
【文檔編號】F25B47/00GK203964484SQ201420366202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4日
【發明者】周其利 申請人:江蘇琴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