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5:43:11 1
專利名稱: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
背景技術:
換熱器又名熱交換器,是一種將熱量從一種載熱介質傳遞給另一種載熱介質的裝置。現有的換熱器一般單一用於制熱或製冷系統,功能單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可用於制熱系統,又可用於製冷系統的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該換熱器在用於制熱時可以製得熱水、熱風,用於製冷時可以製得冷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包括有外殼及設置在外殼內的帶有進出口的介質儲罐,在介質儲罐的內腔設置有風道管,風道管的一端引出介質儲罐後延伸至外殼外,另一端引出介質儲罐後延伸至外殼上預設的進風口處,在接近該進風口處的外殼內設置有引風機;在介質儲罐的外壁緊密繞置有盤管。該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在用於制熱時,其介質儲罐可直接接入熱源循環系統並輸出熱介質;也可以將盤管接入熱源循環系統,由介質儲罐負責熱介質輸出,在以上無論哪種方式下啟動引風機後,空氣將被引入風道管並在風道管內受熱,再排出風道管形成熱風,此可用於室內採暖。該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在用於製冷時,將其盤管或介質儲罐接入冷源循環系統,啟動引風機後即可吹出冷風,冷風可用於室內製冷。進一步地,所述的風道管由設置在介質儲罐內腔中的若干段風管連續首尾相接連通而構成,目的在於通過增大 風道管總體面積來提高空氣與風道管的換熱效率。為確保介質儲罐的密閉性以及出於產品製造的便利性考慮,所述的風道管與介質儲罐是一體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既可用於制熱系統,又可用於製冷系統,用於制熱時最常用的方式是將其與太陽能集熱器配套使用,可以製得熱水、熱風,經濟節能;用於製冷時最常用的方式是將其接入水冷循環系統,可以製得冷風,同樣成為室內製冷十分經濟節能的辦法。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殼 2.介質儲罐 3.風道管 4.引風機 5.盤管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如
圖1所示,其包括有外殼I及設置在外殼I內的帶有進出口的介質儲罐2,在介質儲罐2的內腔設置有風道管3,風道管3的一端引出介質儲罐2後延伸至外殼I外,另一端引出介質儲罐2後延伸至外殼I上預設的進風口處,在接近該進風口處的外殼I內設置有引風機4 ;在介質儲罐2的外壁緊密繞置有盤管5。該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在用於制熱時,其介質儲罐2可直接接入熱源循環系統並輸出熱介質,也可以將盤管5接入熱源循環系統,由介質儲罐2負責熱介質輸出,在以上無論哪種方式下啟動引風機4後,空氣將被弓I入風道管3並在風道管3內受熱,再排出風道管3形成熱風,此可用於室內採暖。該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在用於製冷時,將其盤管5或介質儲罐2接入冷源循環系統,啟動引風機4後即可吹出冷風,冷風可用於室內製冷。風道管3由設置在介質儲罐2內腔中的若干段風管連續首尾相接連通而構成,以通過增大風道管總體面積來提高空氣與風道管的換熱效率。風道管3與介質儲罐2為一體結構,以確保介質儲罐的密閉性,同時也方便產品的制 造。
權利要求1.一種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外殼(I)及設置在外殼(I)內的帶有進出口的介質儲罐(2),在介質儲罐(2)的內腔設置有風道管(3),風道管(3)的一端引出介質儲罐(2)後延伸至外殼(I)外,另一端引出介質儲罐(2)後延伸至外殼(I)上預設的進風口處,在接近該進風口處的外殼(I)內設置有引風機(4);在介質儲罐(2)的外壁緊密繞置有盤管(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風道管(3)由設置在介質儲罐(2)內腔中的若干段風管連續首尾相接連通而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風道管(3)與介質儲罐(2)是一體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包括有外殼及設置在外殼內的帶有進出口的介質儲罐,在介質儲罐的內腔設置有風道管,風道管的一端引出介質儲罐後延伸至外殼外,另一端引出介質儲罐後延伸至外殼上預設的進風口處,在接近該進風口處的外殼內設置有引風機;在介質儲罐的外壁緊密繞置有盤管。該間壁式多用途換熱器既可用於制熱系統,又可用於製冷系統,用於制熱時最常用的方式是將其與太陽能集熱器配套使用,可以製得熱水、熱風,經濟節能;用於製冷時最常用的方式是將其接入水冷循環系統,可以製得冷風,同樣成為室內製冷十分經濟節能的辦法。
文檔編號F28D1/06GK203132394SQ20132006409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韓兵 申請人: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