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魚體內有毒物質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28 15:43:56
本發明涉及養魚,具體是一種去除魚體內有毒物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水汙染和土壤汙染的增多,水體環境被惡化,導致魚生長緩慢、疾病增加、死亡增多、產量降低,而且還導致其品質下降、肉味不鮮、肉產品中含有有毒物質,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因此開發去除魚體內有毒物質的藥物顯得迫切而重要。
CN 104381641 A公開了一種淡水魚蝦防病解毒飼料,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玉米粉140-150、小麥麩120-130、發酵血粉70-80、黃粉蟲粉20-30、豆油15-25、蘋果籽粉8-10、水藻15-20、浮萍10-15、荷葉10-15、蒲草8-12、苦草8-10、大蒜葉5-8、茯苓2-3、貫眾2-3、荊芥1-2、黃連1-2、大黃0.5-1、黃芩1-2、醬油5-7、食鹽3-4、蔥粉2-3、豬骨湯20-30、螃蟹殼粉2-3、骨粉1-2、解毒劑4-6。所述的解毒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硅藻土15-20、高嶺土10-15、凹凸棒土10-15、沸石粉8-12、蒙脫石粉5-8、石膏粉2-3、木質纖維素15-25、活性炭粉20-30、殼聚糖8-10、百部粉8-10、辣椒籽粉2-3。該飼料是膨化製品,利用解毒劑的吸附、解毒作用,吸除魚蝦體內的大腸肝菌、腸道毒素和重金屬離子等有害毒物,並淨化池水,增強池水的透氣性,增加水體的溶氧量。飼料中添加的茯苓、貫眾、荊芥、黃連、大黃、黃芩發揮抗菌殺蟲作用。因此該發明提供的是利用吸附的原理將魚蝦體內的毒物吸附,並排出體外,有毒物質又回流到水體中,還會再一次回到魚蝦體內,因而並不能真正清除魚蝦體內有毒物質,不能確保魚蝦肉產品中不含有毒物質。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缺陷,真正清除魚體內有毒物質,確保魚肉產品中不含有毒物質,本發明提供一種去除魚體內有毒物質的方法。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去除魚體內有毒物質的方法,使用的藥物是由下述質量份的原料提取物與活性炭、環糊精、膨化料製成的膨化製品:柴胡:20~70,熟大黃:20~50,大青葉:20~70,茵陳:10~30,連翹:15~30,益母草:10~30;
活性炭用量為5~20質量份,環糊精用量為10~30質量份;
用量按魚體重的1~1.5%,於每天早上一次性撒在水面,或分早晚兩次撒在水面,持續3~5天。
柴胡: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鬱、散火之功效。對改善症狀、回縮肝脾、恢復肝功及B肝抗原陰轉率均有較好作用。
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利膽、保肝。熟大黃按下法製成: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製,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曬乾。
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痺,口瘡,癰疽腫毒。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對急性普通型傳染性肝炎效果最為顯著。見效快,服用大青葉後多數在3~10天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檢驗恢復或接近恢復者一般為2~20天。大青葉中的吲哚甙,口服後主要分布於肝、腎、肌肉與胃腸。
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B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並有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茵陳水煎劑對小鼠肝酶有誘導作用。由於肝酶除參與藥物代謝外,還參與膽汁酸、膽紅素、類酯和某些毒物的代謝,故茵陳還有促進肝臟解毒的作用。
連翹提取物能有效抑制環境中常見腐敗菌的繁殖,治療肺膿腫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連翹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癧,小便淋閉。
益母草:《本草求原》:清熱,涼血,解毒。
活性炭起到吸附毒物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對水體增氧。
環糊精包裹藥物的有效成分,起到保護作用,並使得藥物產生緩釋效果,可以延長藥效,還能掩蓋氣味。
本發明配伍上述成份,起到保肝護肝強肝的效果,促進肝臟解毒,增加毒物的代謝。膨化製品可以浮於水面,吸引魚遊動覓食。
實際應用中,按照本發明的方法,使用藥物3~5天後,魚的肝臟由使用之前的烏色或烏黑色變得鮮紅,證明去除魚體內有毒物質效果好見效快。
本發明在上述基礎上還有進一步的選擇和優化。
優選地,原料的質量份為:柴胡:40~60,熟大黃:30~40,大青葉:40~60,茵陳:10~30,連翹:20~30,益母草:10~30。
進一步優選地,柴胡:50,熟大黃:35,大青葉:50,茵陳:20,連翹:25,益母草:20。
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膨化料選自穀物、豆類、薯類、玉米。
本發明中,使用的藥物膨化製品的製備包括下述步驟:
1)原料分別破碎至1~10mm;
2)一起水煎三次,每次水煎時間為1~3h,合併三次的煎液,過濾得濾液;
3)用適量濾液分別調和活性炭、環糊精、膨化料;
4)將剩餘濾液與3)所得一起攪拌均勻,膨化制粒,包裝,得到成品。
其中,膨化料的用量以能確保製成膨化製品為最小量,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原料質量份:柴胡:50,熟大黃:35,大青葉:50,茵陳:20,連翹:25,益母草:20。
膨化料選用木薯粉。
活性炭用量為15質量份,環糊精用量為10質量份。
1)原料分別破碎至1~10mm;
2)一起水煎三次,每次水煎時間為2h;水煎過程中適量補充水,彌補蒸發掉的水分;合併三次的煎液,過濾得濾液;
3)用適量濾液分別調和活性炭、環糊精、膨化料;
4)將剩餘濾液與3)所得一起攪拌均勻,膨化制粒,包裝,得到成品。
實施例2
原料質量份:柴胡:70,熟大黃:50,大青葉:70,茵陳:20,連翹:25,益母草:20。
膨化料選用玉米粉。
活性炭用量為15質量份,環糊精用量為10質量份。
1)原料分別破碎至1~10mm;
2)一起水煎三次,每次水煎時間為2h;水煎過程中適量補充水,彌補蒸發掉的水分;合併三次的煎液,過濾得濾液;
3)用適量濾液分別調和活性炭、環糊精、膨化料;
4)將剩餘濾液與3)所得一起攪拌均勻,膨化制粒,包裝,得到成品。
實施例3
使用實施例1所得成品,每天早上撒在水面,用量按魚體重(魚池中所有魚的總重量)的1%,持續3~5天。撈魚殺死剖出肝臟,可見魚的肝臟鮮紅。
再持續投餵7天、10天,撈魚殺死剖出肝臟,可見魚的肝臟鮮紅。但是鮮紅程度一致,不見再有明顯變化,說明持續3~5天已經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