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船用座椅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8:28:56 1
專利名稱:救生船用座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尤其是一種將座椅和救生兩種功能合二為一的具有安全能量吸收裝置的座椅。
普通的船用座椅大多與汽車座椅相同,有時也仿造航空座椅,在座椅下放救生衣,或將救生衣放在行李架上。當救生衣放在座椅下時,既妨礙後坐旅客伸腳,影響舒適性,又易弄髒救生衣,甚至使救生衣失落。若放在行李架上,則必須佔用行李架的空間,萬一發生事故時,又不便取用。另外,從價格上講,需座椅與救生衣兩筆費用。若作為高速船使用的座椅,還應滿足安全性能和重量輕的要求。普通座椅只能通過增加結構強度,來抵擋發生事故時旅客向前衝、推倒座椅的力。這樣,不僅增加重量,而且,強度和剛性大的座椅會碰傷旅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具有座椅和救生等對種功能的救生船用座椅。
其主要技術方案包括支架和墊子,其中支架由兩個平行的水平放置的側架利用橫杆連接而成,在每個側架的開口端鉸接一能量吸收裝置,構成墊子的坐墊與靠背為救生衣,座椅框架連接在側架上,在座椅框架上有布套,墊子放在座椅框架上;能量吸收裝置為一氣彈簧,該氣彈簧由一個內部有壓縮氣體的筒體及一個可在該筒體內移動的活塞杆構成,活塞杆的一端伸出筒體,筒體的一端與活塞杆的外伸端分別與側型架鉸接,能量吸收裝置也可以是一根普通壓簧,壓簧的兩端分別與側架鉸接,座椅框架做成座椅與靠背的形狀,其靠背部分位於側架的開口端,側架可以是一個水平放置的「U」形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於在座椅上安裝了一個能量吸收裝置,使座椅具有一定的彈性,可吸收船體傳遞的振動,人坐著也舒服,萬一發生事故時,具有彈性的安全能量吸收裝置可在一定範圍內保護旅客安全,避免座椅損壞;其次,坐墊與靠背做成一套救生衣,在必要時可隨時取下,穿在身上,以防落水時下沉;第三,所用的「U」型架與彈簧結構以及座椅框架等機構簡單而又實用,製造時方便而又便宜,使用時安全而又舒適。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座椅框架結構圖。
圖3為布套結構圖。
圖4為坐墊與靠背結構圖。
如圖所示支架由兩個平行的水平放置的「U」型架(即側架)5利用橫杆6連接而成,在每個「U」型架5的開口端連接一根氣彈簧4,該氣彈簧4為外購件,其結構為在一筒體(或稱缸體)內充壓縮氣體,其活塞杆的外伸端與「U」型架5的開口端鉸接,筒體的另一端與「U」型架5開口端的另一側鉸接,座椅框架1做成坐墊與靠背的形狀,並安裝在支架的上部,其靠背部分位於「U」型架5的開口端,在座椅框架1上有布套2,構成坐墊與靠背的救生衣3置於座椅框架上,並用帶子7系牢。
權利要求1.救生船用座椅,包括支架和墊子,其特徵是在支架上有能量吸收裝置(4),該能量吸收裝置(4)的上端與支架上部的承重部位連接,下端與支架的底部連接,構成墊子的坐墊與靠背為救生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徵是支架由兩個側架(5)利用橫杆(6)連接而成,在每個側架(5)的開口端鉸接一能量吸收裝置(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徵是座椅框架(1)連接在側架(5)上,在座椅框架(1)上有布套(2),墊子放在座椅框架(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徵是能量吸收裝置(4)為一氣彈簧,該氣彈簧由一個內部有壓縮氣體的筒體及一個可在該筒體內移動的活塞杆構成,活塞杆的一端伸出筒體,筒體的一端與活塞杆的外伸端分別與側架(5)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徵是能量吸收裝置(4)為一根普通壓簧,壓簧的兩端分別與側架(5)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徵是座椅框架(1)成座椅與靠背的形狀,其靠背部分位於側架(5)的開口端。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徵是側架(5)為一「U」型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尤其是一種將座椅和救生兩種功能合二為一的具有安全能量吸收裝置的座椅。該座椅包括支架和墊子,其中支架由兩個平行的水平放置的側架利用橫杆連接而成,在每個側架的開口端鉸接一能量吸收裝置,構成墊子的坐墊與靠背為救生衣,座椅框架連接在側架上,在座椅框架上有布套,墊子放在座椅框架上。
文檔編號B63C9/00GK2414003SQ9923034
公開日2001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17日
發明者張大雄 申請人:張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