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底機組合油缸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3:41:16 4
專利名稱:壓底機組合油缸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製鞋機械,更具體地說,指一種冷粘鞋牆式包邊底兩邊壓著的組合油缸。
隨著社會的進步,機械化製鞋也日益取代了手工製鞋,而作為機械化生產鞋的一個種類——冷粘鞋,也愈來愈多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冷粘鞋的鞋底在壓制過程中,以前都是採用氣囊加壓對鞋底進行定型,氣壓均小於10公斤,由於壓力小,定型出來的產品效果不好,壓邊不平,易出現脫膠現象,若是加大壓力,氣囊又由於自身的材質問題,本身會爆裂,給操作者帶來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壓的組合油缸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在機身的底座上,分兩組相對布置有組合油缸,每個組合油缸由若干個小油缸組成。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組合油缸取代氣囊加壓定型,使得定型後的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且可通過控制小油缸的油路來控制小油缸的動作,從而使得操作者更為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A向視圖。
見附
圖1、2、3,本實用新型包括膠塊1、螺釘2、4、17、聯接塊3、密封圈5、7、油缸端蓋6、活塞杆8、機身9、組合缸體13、導向塊14、蓋板16,插銷18、底座19。在機身9的底座19上,分兩組相對布置有組合缸體13,每個組合缸體13由若干個小油缸組成,活塞杆8置放在組合缸體13中,密封圈5、7嵌放在油缸端蓋6內,油缸端蓋6通過螺釘4固定在組合缸體13上,活塞杆8穿過油缸端蓋6中的孔,與聯接塊3、螺釘2連接,在與活塞杆8同軸線方向的組合缸體13上,有與活塞杆8相同數目的凹槽,凹槽中置放有可移動的導向塊14,導向塊14的一端通過螺釘與聯接塊3連接,在導向塊14上有一限位孔,蓋板16覆蓋在組合缸體13及導向塊14上,並通過螺釘17固定在組合缸體13上。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當對需定型的鞋底進行加工時,組合油缸體13中的活塞杆8動作,推動膠塊1對鞋模中的鞋底進行加工;若壓製鞋底的尺碼只需要組合油缸中的若干個活塞杆8動作,則在蓋板16上的插銷孔中插入需限制運動的油缸相同數目的插銷18,插銷18穿過蓋板16上的插銷孔,插入在導向塊14上的孔中,因蓋板16被固定在組合缸體13上,故導向塊14亦被固定,而導向塊14與聯接塊3螺釘連接,而相對應的活塞杆8也通過螺釘2與聯接塊3連接,使得與之相連接的活塞杆8也被固定,而沒有被插銷18固定的活塞杆8,則會在外力的推動下,帶動導向塊14移動,推動膠塊1,對模具中的鞋底進行壓邊工作,因為在整個活塞杆8的動體過程中,插銷18隻接觸到導向塊14,通過導向塊14來控制活塞杆8的運動,使得操作者使用方便,不會造成漏油。
若需成型的鞋底邊緣凹凸不平,則在邊緣最凸出的地方,有的膠塊1最先接觸,而內部油壓使得最先接觸的活塞杆8到位後停止運動,在鞋底邊緣凹進的地方,內部油壓使得有的活塞杆8一直要接觸到該位置才能停止運動,並同時對鞋底邊緣均勻加壓,這樣,保證了鞋底邊緣與膠塊1的充分接觸,加壓使得鞋底邊緣的成型可靠,質量得到提高。
權利要求1.壓底機組合油缸機構,包括膠塊(1)、螺釘(2)、(4)、聯接塊(3)、密封圈(5)、(7)、油缸端蓋(6)、活塞杆(8)、機身(9)、組合缸體(13)、導向塊(14)、蓋板(16)、插銷(18)、底座(19),其特徵在於在機身(9)的底座(19)上,分兩組相對布置有組合缸體(13),每個組合缸體(13)由若干個小油缸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組合油缸機構,其特徵在於活塞杆(8)穿過油缸端蓋(6)中的孔,與聯接塊(3)螺釘(2)連接,在與活塞杆(7)同軸線方向的缸體(13)上,有與活塞杆(8)相同數同的凹槽,凹槽中置放有可移動的導向塊(14),導向塊(14)的一端通過螺釘與聯接塊(3)連接,蓋板(16)覆蓋在組合缸體(13)及導向塊(14)上,並通過螺釘(17)固定在缸體(1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底機組合油缸機構,其特徵在於在導向塊(14)上有一限位孔。
專利摘要壓底機組合油缸機構,涉及一種製鞋機械,其技術方案為:在機身的底座上,分兩組相對布置有組合油缸,每個組合油缸由若干個小油缸組成。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組合油缸取代氣囊加壓定型,使得定型後的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且可通過控制小油缸的油路來控制小油缸的動作,從而使得操作者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A43D35/00GK2430045SQ0022519
公開日2001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12日
發明者李國陽 申請人:李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