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7:21:16 1
專利名稱: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上救急裝置,特別是一種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
目前能實現自動充氣的救生用品如軍用橡皮船大多可自充氣,但這類產品一般工藝複雜,原材料來源困難,價格昂貴,幾乎不可能推廣普及成民用產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方便摺疊和穿著方便,緊急時能方便地自動充氣的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它包括有氣囊1,其特徵是在氣囊1的側邊裝有儲氣瓶2和控制閥門,控制閥門是由閥杆3與儲氣瓶2之間裝有彈簧6,用閥蓋4裝閥杆3活動壓蓋在閥體中,閥體連著儲氣瓶2,閥杆3伸出閥蓋4,閥杆3的中心有進氣孔c連通其側壁上的側孔d,側孔d位移在閥體的閥腔外;在閥杆3的下端有丁字膠7,它處於儲氣瓶2上的進出氣孔a的上方,在閥體的側壁上有充氣孔b連通閥腔和氣囊1,氣囊1內有一塊膠片12對應充氣孔b,在閥體上有壓閥帶10,在壓閥帶10上有壓閥片8和閥扣9,壓閥帶10扣壓在閥杆3上。氣囊1側邊裝有的儲氣瓶2和控制閥門有一個至三個。氣囊1是圓環式救生圈或救生衣。
本實用新型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它是利用在儲氣瓶內裝液態氣,在緊急情況下,方便地將控制閥門打開,使液態氣體氣化膨脹充入氣囊中,實現自動充氣的救生裝置,它作為遊泳者的安全保險裝置將大大增加遊泳這一運動的安全性,減輕遊泳者的心理負擔,作為一種產品它將滿足遊泳愛好者「提高安全保障」這一重大需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裝氣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裝氣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儲氣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向氣囊1充氣時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採用液態氣體氣化膨脹為救生用具充氣的原理,
圖1中氣囊1可以是救生圈,救生衣等充氣救生用品。首先將液態氣體儲存在儲氣瓶2內,在正常情況時可將救生圈(氣囊1)摺疊成一根腰帶繫於腰中,緊急情況啟用時,只需扯開控制閥,液態氣體膨脹氣化便射入腰帶中,數秒鐘內將腰帶(氣囊1)充滿氣體而成為一救生圈,迅速將人浮出水面而實現自救。
本實用新型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如
圖1、圖2所示,它由救生圈1(氣囊1)、儲氣瓶2兩大部分組成,在氣瓶2上裝有控制閥門,儲氣瓶2緊貼於救生圈1上,在緊貼部位上有充氣孔b,如圖2所示,救生圈1通過充氣孔b與控制閥門的閥腔連通,閥腔通過儲氣瓶2上的進出氣孔a與儲氣瓶2連通,控制閥門由儲氣瓶2上閥體的閥腔中裝有閥杆3,閥杆3與儲氣瓶2之間裝有彈簧6,用閥蓋4將閥杆3活動裝在閥腔內,閥杆3伸出閥蓋4,閥蓋4裝在閥體上,在閥杆3的中部有一圈凸臺處於閥腔內,在閥蓋4的內側有密封圈5,密封閥杆3與閥蓋4之間的縫隙,在閥杆3的中心有進氣孔c連通其側壁上的側孔d,在閥杆3被彈簧6頂起的自由狀態時,側孔d處於閥腔之外,在閥杆3的下端裝有丁字膠7,它處於儲氣瓶2上的進出氣孔a之上方,當將閥杆3壓下後,該丁字膠7密封進出孔a。在閥體上有壓閥帶10,該壓閥帶10上有壓閥片8,閥扣9,壓閥帶19扣壓在閥杆3上,使閥杆3壓下。密封圈11密封閥蓋4與閥體的連接,膠片12裝在救生圈1內對應充氣孔b,用於裝氣時堵住充氣孔b。下面以裝氣、儲氣、充氣等過程說明其工作原理。
如圖2所示,為裝氣狀態,這時的特點是閥杆3被提供液態氣體的氣嘴(簡稱供氣嘴)下壓至約3/4最大行程的位置,從附圖2可以看出,充氣孔b被堵孔膠片12封住,液態氣體將從閥杆3上的孔c進入,通過閥杆3上的側孔d流入閥腔,經過閥杆3、閥蓋4之間的間隙以及彈簧6的間隙到達丁字膠7下面的進出氣孔a,並流入儲氣瓶2內。當儲氣瓶2內裝滿液態氣體後,即可移走供氣嘴,此後閥門杆3回到最高位置,如圖3所示,由於充氣孔6被封住,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使得密封圈5受壓將閥杆3與閥蓋4的間隙密封,並且此時閥杆3的側孔2被密封圈5隔離在閥腔外,氣體沒有流通路徑,不能外溢。此後只需將壓閥扣9扣好,如圖4所示,壓閥片8將閥杆3下壓至最低位置,丁字膠7將氣瓶2的進出氣孔a封住,液態氣體被封住在氣瓶2內,致此裝氣過程結束。
由於以上過程,已將液態氣體密封在氣瓶2內,整個裝置已進入儲氣狀態,如圖4所示。
充氣狀態如圖5所示,充氣時,只需扯開閥扣,閥杆3又回到最高位置,如前所述,閥杆3上的側孔d被密封圈5隔離在閥腔外,閥杆3與閥蓋4的間隙被密封圈5密封,液態氣體的流通路徑只有從氣瓶2的進出氣孔a流出,而後流經充氣孔b進入救生圈1內,液態氣體在救生圈1內氣化膨脹成氣態,而達到給救生圈1充氣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它包括有氣囊[1],其特徵是在氣囊[1]的側邊裝有儲氣瓶[2]和控制閥門,控制閥門是由閥杆[3]與儲氣瓶[2]之間裝有彈簧[6],用閥蓋[4]裝閥杆[3]活動壓蓋在閥體中,閥體連著儲氣瓶[2],閥杆[3]伸出閥蓋[4],閥杆[3]的中心有進氣孔c連通其側壁上的側孔d,側孔d位移在閥體的閥腔外;在閥杆[3]的下端有丁字膠[7],它處於儲氣瓶[2]上的進出氣孔a的上方,在閥體的側壁上有充氣孔b連通閥腔和氣囊[1],氣囊[1]內有一塊膠片[12]對應充氣孔b,在閥體上有壓閥帶[10],在壓閥帶[10]上有壓閥片[8]和閥扣[9],壓閥帶[10]扣壓在閥杆[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氣囊[1]側邊裝有的儲氣瓶[2]和控制閥門有一個至三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救型遊泳救生裝置,其特徵在氣囊[1]是圓環式救生圈或救生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上救生裝置,它解決了現有救生圈不能自動充氣的問題。它是由救生圈的側邊裝有儲氣瓶和控制閥門,在控制閥門的閥體內活動裝有閥杆,閥杆與氣瓶之間有彈簧,閥杆伸出閥蓋,在閥杆上有進氣孔連通其側壁上的側孔d進入閥腔,氣瓶上的進出氣孔a連通氣瓶與閥腔,閥體上充氣孔b連通閥腔和救生圈,在閥杆下端有丁字膠對應進出氣孔a,側孔d伸出閥腔。它具有結構簡單,適用於水上運動使用。
文檔編號B63C9/00GK2198205SQ93234599
公開日1995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3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1993年8月31日
發明者吳紅旗 申請人:吳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