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電影集團(江蘇電影夢工廠)
2023-06-13 08:51:47 2
剛過去的暑期檔,不少影迷都對一隻身穿黃色太空衣、有點 " 暴躁 " 又有點可愛的袋鼠——電影《獨行月球》中的經典角色印象深刻。其實,被《獨行月球》帶火的還有其 " 幕後英雄 " 墨境天合。
△ 墨境天合
墨境天合是一家位於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影視製作公司,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無錫這座產業園內,墨境天合只是眾多製作公司的一個縮影,隨著 2022 年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三期開工奠基," 中國電影 4.0 時代 " 的奮鬥號角正式吹響。江蘇在無錫建立 " 江蘇省電影產業創新實驗區 " 基礎上,向著創建國家級重點影視產業基地而努力。
" 頂流 " 剛子大受好評,中國製作正在 " 出海 "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已經越來越出圈了。恢宏場景的《流浪地球》、主旋律大片《長津湖》、緊張刺激的《中國機長》,還有今年暑期檔爆款《獨行月球》,炫酷的製作讓觀眾眼前一亮,直呼 " 國貨之光 "。
墨境天合無錫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MOREVFX)(以下簡稱墨境天合)聯合創始人、視效製片人蔡猛透露:"《獨行月球》中的袋鼠剛子是目前國內電影裡寫實級別最高的生物角色,同時在月面製作場景中我們大膽採用了遊戲引擎的製作方案。"
△《外太空的莫扎特》現場動捕工作照
墨境天合於 2007 年成立,最初只有 5 人,發展至今,已有 300 多位員工。蔡猛告訴記者,他們在影視劇視效製作技術、虛擬拍攝、生產流程和項目製片管理方面處於業界領先地位,在虛擬拍攝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此前,墨境天合擔任過電影《刺殺小說家》《流浪地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我和我的祖國》等等的視效製作,獲市場認可。
墨境天合的 " 鄰居 ",諾華視創電影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華)也是一家走在全國視效行業前沿的公司。諾華在產業園中有一個 600 多平米的虛擬攝影棚,棚內可進行動作捕捉、虛擬拍攝等。
△ 諾華工作場景
" 在大家印象中,虛擬拍攝都是用來拍攝科幻片、玄幻片等,但其實模擬實際場景已經應用到了很多場景之中。" 諾華副總經理陳曉亮說,上半年在他們這個棚裡拍攝了一部影視劇,其中很多場景是美國的,限於實際情況,劇組無法到美國實景拍攝,於是諾華團隊結合美國實景和現場光照相結合,完成了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
技術的提升,帶來的是更多機遇。在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可以被清晰感知,10 多年前國內電影特效製作主要來自國外團隊,現如今特效製作基本可由中國自己的團隊完成。
△ 無錫倍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13 年就落戶產業園內的無錫倍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參與了《變形金剛》《星球大戰》等特效大片的後期製作,其原創動畫電影《許願神龍》,還在 2021 年獲得了 34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最佳美術片 " 的提名。去年 6 月,該片登陸流媒體平臺 Netflix,與 191 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見面,受到了海外觀眾的青睞。中國製作正在不斷 " 出海 "。
脫胎換骨,太湖畔建立起的一座 " 電影夢工廠 "
△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
一幢幢現代化氣息滿滿的攝影棚、一片片風景宜人的生態景觀、一系列規劃完備的產業服務設施,很難想像,如今如此現代化的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曾卻是無錫最大的軋鋼廠 " 雪浪初軋廠 " 所在地。
回望十幾年前,這裡還無半點電影的影子,考慮到科技創新對影視製作的重要性、數字電影的發展前景和國內外後期技術的差距,無錫決定利用和保留老廠房,打造數字電影產業園。
十多年間,老廠房脫胎換骨,太湖湖畔建立起的一座 " 電影夢工廠 ",園區總規劃面積約 6 平方千米,分為中心平臺區、製作集聚區、預留發展區和產業配套區,堅持數位化發展方向,以 " 科技拍攝 數字製作 " 為核心,以獨特模式開創 " 中國電影 3.0 時代 ",建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現代電影產業鏈。
△ 星皓影業工作照
夢想的徵途,由此開始。星皓影業總裁王海峰迴憶道:" 我們是第一批入駐的,那時候園區還比較荒蕪,但這些年園區不斷發展壯大,我們的一批重大項目《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等都是在園區拍攝製作的。"
伴隨著企業成長,產業區也在逐漸完善。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影視企業提供後期製作支撐;產業服務平臺包含影視協拍、項目審批、基金融資、影視交易等服務內容。2021 年,園區承接影片攝製 298 部,同比增長 14.2%。園區企業出品《澎湖海戰》《搜救》《人世間》等 46 部影視劇被列入部、省重點項目,《長津湖》《刺殺小說家》等 83 部拍制影片上映播出。
" 影視之都 " 全力創建國家級重點影視產業基地
" 影視之都 " 已成為無錫一張靚麗城市名片。
2021 年,在無錫率先建成 " 江蘇省電影產業創新實驗區 " 的基礎上,立足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建設,發布《創建國家電影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規劃》,以 " 七區七中心 " 為主體,以 " 一核、一帶、一環、五園 " 為方向,將全力打造匯聚企業超 2000 家、年產影視劇超 300 部、擁有千億級產業規模的中國電影產業創新發展試驗田、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從原先的一期工程到後來的二期工程,再到今年的三期,園區一步一步補齊了涉及電影產業所需的相關功能,實現了從影視製作前期到後期的全產業鏈覆蓋。"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主任、江蘇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施娟說,打造 " 中國電影 4.0 時代 " 模式中,除了基礎性服務、增值服務外,他們最重視的是平臺的搭建。
比如高科技智能拍攝平臺、數字製作協同平臺、影視算力中心、媒資管理中心、版權交易平臺、金融投資平臺等等。通過各類平臺的支撐及帶動,讓更多的優秀文學作品,找到匹配的資源,轉化成精品影視;讓更多的影視製作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研發技術專利,用科技支撐藝術作品,從而讓更多的影視 IP 在這裡衍生開發,得到更多的收益,促進影視產業的健康發展;讓優秀的作品得到更大更廣的傳播。
" 一站式 " 的電影生產平臺,既是產業園努力的方向,更是園區企業的心之所向。王海峰表示,園區一直以來都在為打造影視產業生態鏈規劃,且這個目標是愈發清晰的。" 我認為技術是不能忽視的,它是產業生態鏈形成的關鍵,也能幫助影視更好的走出去。"
未來,在江蘇,電影還有更多可能。根據規劃設計,三期項目主要建設影視主題文化大道、影視外景拍攝區、影視企業總部區、影視人才公寓、電影藝術酒店及 " 文化 " 金融谷等,既滿足影視內容創作、外景拍攝、IP 衍生開發及文藝工作者的生活配套需求的同時,也將為遊客帶來極具影視美學體驗的主題文創娛樂空間。
現代快報 記者 熊平平 鄭文靜 宋經緯 李藝蘅 見習記者 龍秋利
圖片: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