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9:46:36 3
專利名稱: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生活垃圾在其中發生溼解反應的反應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有機組分含量也日益增加,大量城市 生活垃圾對城市的影響日益嚴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已成為世界性所面臨的一個難題。 如何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三化"問題已成為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 根本目的。生活垃圾的處置,主要包括衛生填埋、焚燒、堆肥三種。其中生活垃圾堆肥作為 生活垃圾處理的一項重要手段,以其無害化程度較高、減量化效果較為明顯、可以最大限度 地實現生活垃圾處理資源化的特點。堆肥處理後的產品,可以作為一種資源在農業和園林方 面使用,符合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目前的堆肥 技術運行成本過高,堆肥質量很低,堆肥所需時間長。
而溼解制肥技術作為一種垃圾處理方式,不但實現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 源化的目的,而且也解決了常規堆肥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在國內也有廣泛的應用。
由於我國垃圾未實行分揀政策,使得灰土成分比較多,這使進入溼解反應器的生活垃圾 密度很大,容易成塊,給溼解反應帶來了很多困難。由於進入反應器的垃圾密度大,堆積密 實、成塊,在通入高溫蒸汽時比較困難,蒸汽分布不均,使得垃圾溼解不完全,同時也浪費 了高溫的蒸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並使其適應和滿足利用生活垃圾溼解 制肥規模化生產肥料的特殊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包括蒸汽給汽管、罐體和筋板,其特徵是蒸汽給汽管的進口 設在罐體的頂部,並延伸置於罐體中,其上由上到下按間距遞減排列N排出氣孔;在罐體上 設有進料口、排氣口和出料口;在罐體和蒸汽給汽管之間下部設有筋板。
在蒸汽給汽管上由上到下按間距遞減排列N排出氣孔,即距管出口端越近,出氣孔的軸 向間距越小,該孔在管徑向上均勻分布,並與管軸線成一定的角度。
筋板在罐體和蒸汽給汽管之間下部均勻分布,並與蒸汽給汽管軸線成一定的角度。
具備以上結構特徵的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具有的優點如下1)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蒸汽給汽管給汽,物料受熱均衡,能使物料在更短的時間內完 全溼解,節省了時間和能源,成肥率高。
2) .蒸汽給汽管上的出氣孔沿軸向間距是不均勻分布的,這樣使蒸汽在罐體內分布更加均 勻,物料均勻受熱,溼解完全。
3) 蒸汽給汽管上的出氣孔與管軸線成一定的角度,防止垃圾物料進入管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簡單的結構改進設計,使垃圾溼解反應更完全,成肥質 量更高,所需時間更短。同時更有效地利用高溫蒸汽,節約了能源。
圖1為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蒸汽給汽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l為進料口, 2為排氣口, 3為罐體,4為蒸汽給汽管,5為筋板,6為出料□。
罐體3和蒸汽給汽管4構成反應器的主體結構。用於溼解制肥的垃圾由進料口 l進入罐 體3中,在此之前首先關閉底部出料口 6。物料達到一定高度後,停止進料,以物料不超過 排氣口2為宜,關閉進料口 1、排氣口2。高溫蒸汽通過蒸汽給汽管4,進入罐體3,達到一 定壓力後,保壓一定的時間,罐體3中的物料就會被完全溼解,消除有害的細菌等。溼解反 應完成後,打開底部出料口 6,溼解後的物料在一定壓力作用下由罐體3底部的出料口 6排 出,壓力不足可繼續供應蒸汽,使罐體3內的物料排淨。進入下道工序的溼解後的物料,經 分離乾燥後製成肥料。
權利要求1.一種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包括蒸汽給汽管(4)、罐體(3)和筋板(5),其特徵是蒸汽給汽管(4)的進口設在罐體(3)的頂部,並延伸置於罐體(3)中,其上由上到下按間距遞減排列N排出氣孔;在罐體(3)上設有進料口(1)、排氣口(2)和出料口(6);在罐體(3)和蒸汽給汽管(4)之間下部設有筋板(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其特徵是在蒸汽給汽管(4)上由上到 下按間距遞減排列N排出氣孔,即距管出口端越近,出氣孔的軸向間距越小,該孔在管徑向 上均勻分布,並與管軸線成一定的角度。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溼解反應器,其特徵是筋板(5)在罐體(3)和蒸汽 給汽管(4)之間下部均勻分布,並與蒸汽給汽管(4)軸線成一定的角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生活垃圾在其中發生溼解反應的反應器,目的是使其適應和滿足利用生活垃圾溼解制肥規模化生產肥料的特殊要求。其特徵是蒸汽給汽管進口設在罐體的頂部,並延伸置於罐體中。蒸汽給汽管由上到下按間距遞減列N排出氣孔,使用於溼解的蒸汽能均勻進入罐體中,使溼解反應更加完全。本裝置結構新穎,能夠滿足在一定溫、壓力狀態下使垃圾物料完全溼解,消除有害細菌,使垃圾變成為肥料。同時解決了因進入罐體的垃圾,灰土成分較多、密實及堆積密度大等因素,而溼解不完全的問題。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節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B03B7/00GK201404850SQ200920106570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0日
發明者劉春雨, 楊振良, 趙昕哲 申請人:北京博朗環境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