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8:26:56

本實用新型屬於客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行李艙門,具體涉及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
背景技術:
客車(尤其是大客車)通常安裝有行李艙門和中門(後門)。行李艙門、中門與後門都位於客車側面。行李艙門在開啟後呈上翻狀態,中門開啟後呈外擺狀態。目前,由於客車車身骨架及行李艙門的特殊性,市場上現有的鉸鏈無法完全滿足行李艙門的開啟,特開發一款滿足需求的鉸鏈結構,實現行李艙門的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包括鉸鏈活動端、鉸鏈固定端和銷轉軸;所述鉸鏈活動端與行李艙門的門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鉸鏈固定端通過用螺栓固定在車身骨架上,所述鉸鏈活動端和所述鉸鏈固定端之間通過所述銷轉軸連接。
所述鉸鏈活動端採用4mm厚的鋼板彎成一定的曲線形狀,且進行翻邊處理;鉸鏈活動端下端開有兩個螺栓長腰孔,該長腰孔用來將鉸鏈活動端和行李艙門的門板固定在一起;鉸鏈固定端上端開有銷轉軸孔。
所述的鉸鏈固定端是由兩個互相對稱的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組成,每個底座採用4mm厚的鋼板進行折彎成型並切割處理,每個底座的下端開有一螺栓固定孔,該固定孔是將鉸鏈固定在車身骨架上的,每個底座的上端擁有一個銷轉軸孔。
所述鉸鏈活動端的銷轉軸孔與銷轉軸之間過盈配合,所述鉸鏈固定端的銷轉軸孔與銷轉軸之間間隙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鉸鏈活動端、鉸鏈固定端和銷轉軸組裝起來形成鉸鏈,然後先固定到行李艙門門板上,再固定到車身骨架上並進行微調,行李艙門可隨著鉸鏈活動端繞著銷轉軸進行旋轉,進而起到行李艙門的開啟功能。
附圖說明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行李艙門鉸鏈結構,如圖1-2所示,包括鉸鏈活動端1、鉸鏈固定端2和銷轉軸3;
進一步的,鉸鏈活動端1是採用4mm厚的鋼板按照一定的曲線弧度彎曲成型的,且兩側進行了翻邊處理,可以提高鉸鏈的剛度;鉸鏈活動端1呈彎鉤形狀,其上部為C型,下部為直線型;鉸鏈活動端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開了銷轉軸孔和螺栓長腰孔11;
進一步的,鉸鏈固定端2是由兩片相互對稱的第一底座21、第二底座22組成的,每個底座採用4mm厚的鋼板進行折彎成L型形狀,並根據要求進行切割,每個底座上分別開有銷轉軸孔和螺栓固定孔12;具體地,每個底座的豎直邊上端部按照一定的曲線弧度彎曲,並設有銷轉軸孔,底座的水平邊設有螺栓固定孔12;
鉸鏈活動端1與行李艙門的門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鉸鏈固定端2是用螺栓固定在車身骨架上,鉸鏈活動端1和鉸鏈固定端2之間是通過銷轉軸3連接的;鉸鏈活動端1的銷轉軸孔與銷轉軸3之間是過盈配合,鉸鏈固定端2的銷轉軸孔與銷轉軸3之間是間隙配合,進而實現鉸鏈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安裝步驟為:先將鉸鏈組裝起來,然後先固定到行李艙門門板上,再固定到車身骨架上並進行微調;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行李艙門可隨著鉸鏈活動端繞著銷轉軸進行旋轉,進而起到行李艙門的開啟功能。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