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型兒童算術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8:31:01 4
專利名稱:玩具型兒童算術器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玩具型兒童算術器,特別適用於學齡前兒童,及小學四年級以下學生在算術解題能力及兒童建立幾何圖形概念上的訓練。
單純抽象的算術解題,枯燥無味,極少引起兒童的興趣,啟蒙時期幾何圖形概念的建立更是困難。但兒童有對任何事物喜愛尋根問底的心理要求,直觀接受能力強、愛動的特點。利用兒童上述特點,順應兒童的心理要求,設計一種玩具將枯燥的數學運算寄於有趣的遊戲之中,將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狀態設計一種玩具。通過玩具玩耍能夠將學習偶於遊戲之中,使兒童長時間注意力集中、手與腦並用,置兒童於數學世界裡,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得到數學及幾何圖形的訓練。
採用由1~16數字碼的數字塊,按照訓練冊要求的算術題,通過計算後放入數字塊盒中,翻轉盒子並打開盒蓋得出幾何圖形,來檢查算術題運算的正誤,可以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數字碼的數字塊。
圖2為運算時數字塊放置盒中並翻轉後。
圖3為訓練冊的編制形式。
如圖1所示,數字塊的正面標有1~16數字碼,背面以一定的規律塗以不同的色彩,數字塊是正方形,也可是長方形,其餘四面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拼成優美的兒童畫。
圖2盒底上劃分16塊與數字塊正面面積相等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按順序標有1~16的數字,平時數字塊可放盒內起包裝作用。
遊戲前先將數字塊放置在翻開的盒蓋上。遊戲時看訓練冊中題號1對應的訓練內容欄內的算術題,比如2+4,兒童經過計算得出答案是6,然後可在待選答案欄內自上而下尋找6,6所在橫格中對應有一位置編號,比如是10,那麼就將與本題題號相同的數字塊正位放置在盒底10的位置上。所謂正位既數字塊的方向與盒底上的數字方向一致。再作題號2所對應的第二道題。以此類推做完16道題後翻轉一下盒子,可以看到一幅由數字塊組成的幾何圖形。如果此圖與訓練冊上的對應的圖形相同,則16道題全做對了,如有不同的地方,拿起這個數字塊看是幾,就說明第幾題作錯了,從新作一下直到全對為止。幾何圖形從簡至繁,千變萬化。
訓練冊按不同年齡根據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教學大綱編寫,亦可由教師或家長根據兒童智力發展的具體情況自己出題。
除作算術運算外,其餘各面也可翻轉遊戲,通過正確的組合,可拼出一幅幅完整的兒童畫。此功能穿插算術遊戲之間尤其受到學前兒童的喜愛。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於學齡前兒童及小學四年級以下學生的玩具型兒童算術器,其特徵是a.數字塊為方形;b.數字塊面上有數碼,底面為色彩面;e.數字塊其餘面為兒童畫;d.數字塊放於盒中,可翻轉站立;e.訓練冊與字塊對應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玩具型兒童算術器,其特徵是數字塊為16塊、正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玩具型兒童算術器,其特徵是訓練冊按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教學大綱編寫。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玩具型兒童算術器,其特徵是訓練冊按教師要求編寫。
5.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玩具型兒童算術器,其特徵是訓練冊按家長要求編寫。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玩具型兒童算術器。旨在訓練學齡前兒童和四年級以下小學生的算術解題能力及幾何圖形概念的建立。由1~16號數字塊、放置數字塊的盒子及按不同年齡編制的訓練冊組成。數字塊底面為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其它面為兒童畫。遊戲時按訓練冊內容進行演算,作完16題,翻轉盒子題對則幾何圖形與訓練冊相同,題錯圖形不同,拿起錯塊則知第幾題錯了,再作至全對為止。兒童遊戲中自作自檢,手腦並用,趣味無窮。
文檔編號A63H33/06GK86207964SQ86207964
公開日1987年9月9日 申請日期1986年10月11日
發明者劉新合 申請人:劉新合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