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6:14:1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
技術背景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即膝關節的退化性變,屬於中醫「骨痺」之範疇。病機屬於勞損寒襲、溼聚血凝、痰瘀互結、血脈瘀滯,氣滯血瘀、閉阻經絡,不通則痛、則腫、屈伸不利。發病機理概括為原發性腎虛和繼發性血瘀。該病與年齡、慢性勞損、肥胖、遺傳、內分泌紊亂、炎症、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發生於膝關節一側,也可能膝關節兩側同時發病。據文獻統計,目前全國患膝骨性關節炎者有9000萬人。45歲以下佔5%,75歲以上佔 80%,可見此病多發生於50— 60歲之間的人群。
本病發病率很高,現代醫學可以進行關節置換手術,但大多數人不欲接受而且無法承擔手術的巨額花費。中西藥目前無特效根治的方法,且治療藥物多為內服藥,刺激胃、 腸道的同時並對肝腎造成損害,毒副作用較大。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並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桂枝 10-25份、防風5-20份、龍血竭15-30份、青風藤15-30份、海風藤15-30份、海桐皮15-30 份、麻黃5-20份和甘草5-10份。
所述的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其原料的優選重量份為 桂枝18份、防風15份、龍血竭25份、青風藤20份、海風藤18份、海桐皮23份、麻黃15份和甘草7份。
以下是該中藥組合物組分的藥理分析麻黃、桂枝、防風辛溫發散,能祛風寒溼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腫痛。青風藤、海風藤、海桐皮祛風溼,通絡止痛。組合物療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止痛。
將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裝入布袋,置於鐵鍋或鋁鍋中,煮30-40分鐘後,撈出布袋,擠淨水,趁熱放在膝關節患病處,保持布袋溫度為40-45°C,外敷20-30分鐘,一日二次, 中間間隔5-6小時。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成本低廉,配方簡單,組分搭配合理有效, 使用方便,避免了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和對肝腎的損害,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顯著。
實施例I取桂枝10份、防風5份、龍血竭15份、青風藤15份、海風藤15份、海桐皮15份、麻黃 5份和甘草5份。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裝入布袋,置於鐵鍋或鋁鍋中,煮30-40分鐘後,撈出布袋,擠淨水,趁熱放在膝關節患病處,保持布袋溫度為40-45°C,外敷20-30分鐘,一日二次,中間間隔5-6小時。
實施例2取桂枝25份、防風20份、龍血竭30份、青風藤30份、海風藤30份、海桐皮30份、麻黃 20份和甘草10份。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裝入布袋,置於鐵鍋或鋁鍋中,煮30-40分鐘後, 撈出布袋,擠淨水,趁熱放在膝關節患病處,保持布袋溫度為40-45°C,外敷20-30分鐘,一日二次,中間間隔5-6小時。
實施例3取桂枝18份、防風15份、龍血竭25份、青風藤20份、海風藤18份、海桐皮23份、麻黃 15份和甘草7份。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裝入布袋,置於鐵鍋或鋁鍋中,煮30-40分鐘後, 撈出布袋,擠淨水,趁熱放在膝關節患病處,保持布袋溫度為40-45°C,外敷20-30分鐘,一日二次,中間間隔5-6小時。
效果例I.診斷標準1.1初起多見膝關節隱隱作痛,屈伸不利。輕微活動稍緩解,氣候變化加重,反覆纏綿不愈;I.2起病隱襲,發病緩慢,多見於中老年;I.3局部關節可輕度腫脹,活動時常有喀刺聲或摩擦聲。嚴重者可見肌肉萎縮,關節畸形;1.4 X片檢查示骨質疏鬆,關節面不規則,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質硬化,以及邊緣唇樣改變,骨贅形成。
療效評定標準2.I痊癒膝關節腫脹、疼痛基本消失,關節活動功能恢復正常;2. 2顯效膝關節腫脹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功能基本正常;2. 3有效膝關節腫脹疼痛減輕,關節活動功能部分恢復;2. 4無效臨床症狀及關節功能較治療前未改善。
實驗結果確診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100名患者,按照實施例3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持續治療, 為期半年,痊癒者92名,顯效者6名,無效者2名,總有效率為98%。
典型病例4. I付某,女,60歲,2008年8月12日就診。
患者雙腿膝關節不斷疼痛,勞累後加重。關節畸形腫大,久行久站均疼痛,上下樓疼痛加重。下蹲困難,膝關節伸屈功能障礙,影響生活和勞動。拍X線片報告顯示髁間出現骨刺,關節間隙變窄。確診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其先後到北京三家醫院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不明顯,後來採取實施例I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治療,連續治療四周後,雙膝行走、上下樓均無疼痛,下蹲活動自如,恢復日常生活和勞動,經醫院確診病情痊癒。
4.2聞某,女,59歲,2012年8月就診。
患者行走跛行,左膝疼痛較重,畸形,不能伸屈膝關節,下蹲困難,有時突然刺痛, 腿軟欲跌倒,醫院確診為雙膝骨性關節炎。患病I年餘,曾在北京某醫院治療,療效不佳。後來採取實施例2中方案進行治療,連續治療兩個月後,經醫院確診,該患者已完全治癒,恢復勞動。
4.3王某,男,58歲,2011年5月就診。
患者右膝關節不明原因腫脹,疼痛,屈伸不利,蹲時疼痛,不能下蹲,勞累,上下樓時疼痛加重。夜間影響睡眠。影響勞動。浮髕試驗陽性,經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 右膝骨性關節炎,關節腔積液。後來採取實施例3中方案進行治療,連續治療3周後,右膝關節腫痛消失,上下樓行走自如。能參加田間勞動,經醫院確診,該患者已完全治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桂枝10-25份、防風5-20份、龍血竭15-30份、青風藤15-30份、海風藤15-30份、 海桐皮15-30份、麻黃5-20份和甘草5-10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桂枝18份、防風15份、龍血竭25份、青風藤20份、海風藤18 份、海桐皮23份、麻黃15份和甘草7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所述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由桂枝、防風、龍血竭、青風藤、海風藤、海桐皮、麻黃和甘草製成。本發明成本低廉,配方簡單,組分搭配合理有效,使用方便,避免了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和對肝腎的損害,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K36/889GK102920876SQ2012104980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張秋懷 申請人:張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