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連鑄機迴轉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7:49:27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連鑄機迴轉臺。
背景技術:
中間包(簡稱中包)是連接鋼包與結晶器之間盛放鋼水的銜接設備,具有減壓、分流、貯存鋼水及去除夾雜物的作用。中包穿事故是連鑄較大的生產事故,不僅打亂了煉鋼的正常生產秩序,造成停機、設備損壞,甚至造成長時間停產,並危及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中包穿未遂事故有一個共同點,均出現在靠近溢渣槽方向中包內壁耐材位置,侵蝕較嚴重,大面積耐材脫落。據調查,小鋼包耳軸太靠近迴轉臺擋塊,導致鑄流衝擊到溢渣槽塗料處,形成了大面積剝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連鑄機迴轉臺,能夠使得鋼包的鑄流位置接近衝擊板的中心區域,消除中包的安全隱患,防止中包穿鋼事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連鑄機迴轉臺,包括具有耳軸臺的鋼包包體以及迴轉臺擋頭,在靠近所述耳軸臺的迴轉臺擋頭內側壁上固接著一塊擋塊,擋塊厚度為150mm,擋塊外側壁與所述耳軸臺外壁之間的間距為50mm。
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大、小鋼包上0#連鑄機均緊靠迴轉臺擋塊,大鋼包的鑄流位置距離衝擊板澆鑄區邊沿由350mm縮短到200mm,小鋼包的鑄流位置距離衝擊板澆鑄區邊沿由440mm縮短到240mm,大、小鋼包的鑄流位置相差由90mm縮短到40mm,縮短的原因是由於小鋼包耳軸臺是斜面,大鋼包耳軸臺是平面,小鋼包斜面耳軸臺比大鋼包平面耳軸臺向澆鑄區多推了50mm左右,這樣,大鋼包的鑄流位置接近衝擊板的中心區域,稍微偏向澆鑄區方向,小鋼包的鑄流位置在衝擊板的中心區域。在大包迴轉臺增加擋塊後,大包工指揮行車調運大、小鋼包上0#連鑄機均緊靠迴轉臺擋頭即可。中包的安全隱患消除了,至今未出現靠近中包溢渣槽中包內壁穿鋼未遂事故。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改進的連鑄機迴轉臺,如圖1所示,包括具有耳軸臺3、水口4的鋼包包體5以及迴轉臺擋頭1,所述耳軸臺3為兩個,分別同軸安裝在鋼包包體5兩側,在靠近所述兩耳軸臺3的兩迴轉臺擋頭1內側壁上分別固接著一塊擋塊2,兩擋塊2的厚度分別為150mm,兩擋塊2外側壁與所述兩耳軸臺3外壁之間的間距L均為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