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管彎管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8:16:16 1
新型水管彎管接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包括膠合連接段和螺紋連接段,所述螺紋連接段為金屬螺紋管內襯有塑料管體,所述金屬螺紋管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所述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埠向外翻折覆蓋在金屬螺紋管的埠外,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外壁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內嵌有一矽膠密封環。本實用新型的螺紋連接段內襯有塑料管體,避免了金屬材料生鏽後汙染水體,翻折後的塑料管體埠外壁配有矽膠密封環,連接裝配後密封效果好。
【專利說明】
新型水管彎管接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管配件,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水管配件的彎管接頭中,螺紋連接段多是金屬製品,直接注塑在塑料管件的六角過渡段中,螺紋連接段的內側沒有任何內襯,金屬材料容易生鏽汙染水體。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密封效果好,不會汙染水體,非常具有實用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包括膠合連接段和螺紋連接段,所述螺紋連接段為金屬螺紋管內襯有塑料管體,所述金屬螺紋管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所述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埠向外翻折覆蓋在金屬螺紋管的埠外,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外壁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內嵌有一矽膠密封環。
[0005]作為優選,所述膠合連接段包括連接管和膠合外管,二者之間形成膠合腔體,膠合外管與連接管連接的一端設有連通膠合腔體的通孔。
[0006]作為優選,所述膠合外管的開放端的內壁設有一環形凸起。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螺紋連接段內襯有塑料管體,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埠向外放著覆蓋在金屬螺紋管的埠外,這樣避免了金屬材料生鏽後汙染水體,翻折後的塑料管體埠外壁配有矽膠密封環,連接裝配後密封效果好;膠合外管的通孔在膠合連接時膠合腔體裡面多餘的膠液可以通過通孔排出;膠合外管的開放端內壁的環形凸起可以卡緊水管,防止鬆動。金屬螺紋管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玻璃鋼是良好的耐腐防鏽材料,對大氣、水和多種酸、鹼、鹽以及多種有機溶劑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延長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防止汙染水體,並且其僅需在相應部件表面塗刷玻璃鋼,製作工藝簡單,非常方便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1、金屬螺紋管;12、塑料管體;13、矽膠密封環;21、連接管;22、膠合外管;23、通孔;24、環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包括膠合連接段和螺紋連接段,所述螺紋連接段為金屬螺紋管11內襯有塑料管體12,所述金屬螺紋管11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玻璃鋼是良好的耐腐防鏽材料,對大氣、水和多種酸、鹼、鹽以及多種有機溶劑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延長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並且其僅需在相應部件表面塗刷玻璃鋼,製作工藝簡單,非常方便實用。
[0011]所述塑料管體12的開放端的埠向外翻折覆蓋在金屬螺紋管11的埠外,塑料管體12的開放端的外壁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內嵌有一矽膠密封環13。
[0012]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膠合連接段包括連接管21和膠合外管22,二者之間形成膠合腔體,膠合外管22與連接管21連接的一端設有連通膠合腔體的通孔23。
[0013]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膠合外管22的開放端的內壁設有一環形凸起24。
[0014]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進行了詳盡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對本實用新型的變更和改進將是可能的,而不會超出附加權利要求可規定的構思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水管彎管接頭,包括膠合連接段和螺紋連接段,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連接段為金屬螺紋管內襯有塑料管體,所述金屬螺紋管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所述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埠向外翻折覆蓋在金屬螺紋管的埠外,塑料管體的開放端的外壁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內嵌有一矽膠密封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管彎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膠合連接段包括連接管和膠合外管,二者之間形成膠合腔體,膠合外管與連接管連接的一端設有連通膠合腔體的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管彎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膠合外管的開放端的內壁設有一環形凸起。
【文檔編號】F16L43/00GK203948851SQ201420359217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明者】楊曦 申請人: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