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1:18:21 1

本發明涉及潛水排汙泵技術領域,具體屬於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
背景技術:
將汙水中長纖維、袋、帶、草、布條等物質撕裂、切斷,然後順利排放,特別適合於輸送含有堅硬固體、纖維物的液體以及特別髒、粘、滑的液體。對於潛水排汙泵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可靠性問題,因為排汙泵的使用場合是在液下;輸送的介質是一些含有固體物料的混合液體;泵與電機靠得很近;泵為立式布置,轉動部件重量與葉輪承受水壓力同向。這些問題都使得排汙泵在密封、電機承載能力、軸承布置及選用等方面的要求比一般的汙水泵要高。
研發為了提高潛水排汙泵的壽命,國內外大部分廠家都在泵的保護系統上想辦法,即在泵發生洩漏、過載、超溫等故障時能進行自動報警,並自動停機備修。
但是在排汙泵中設置保護系統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保護電泵的安全運行。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保護系統只不過是在泵發生故障後的一種補救辦法,是一種比較被動的辦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在進水口下方設置衝刷筒,衝刷筒底部設有網格狀攔汙板,利用衝水管將出水口的水流引二個分支出來,其中一個與衝刷筒內部連接、用於衝刷網格狀攔汙板內側,另一個位於衝刷筒外部、用於衝刷網格狀攔汙板外側,使纖維、袋、帶、草、布條等物質在衝刷筒位置多方向移動、從而與汙水充分混合,均勻的進入到泵體內,有效的降低了水泵的負擔,提高了潛水排汙泵的工作能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包括驅動電機和泵體,所述的泵體底部設有進水口、側方設有出水口,所述的進水口下方設有衝刷筒,所述的出水口設有衝水管,所述的衝水管內部設有水流感應器、外部設有與其連通的水管,所述的水管自由通過三通連接有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所述的出水口一與衝刷筒筒身連通,所述的出水口二位於衝刷筒底部、且傾斜的指向衝刷筒底部,所述的水管上設有電磁閥門,所述的電磁閥門與水流感應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衝刷筒包括筒體和設置在筒體底部的網格狀攔汙板。
進一步,所述的筒身外部環形均布有若干個連接孔。
進一步,所述的衝水管為圓筒結構、且二端均設有連接板,所述的圓筒結構一端與出水口連接、另一端連接有出水管。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發明所述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在進水口下方設置衝刷筒,衝刷筒底部設有網格狀攔汙板,利用衝水管將出水口的水流引二個分支出來,其中一個與衝刷筒內部連接、用於衝刷網格狀攔汙板內側,另一個位於衝刷筒外部、用於衝刷網格狀攔汙板外側,使纖維、袋、帶、草、布條等物質在衝刷筒位置多方向移動、從而與汙水充分混合,均勻的進入到泵體內,有效的降低了水泵的負擔,提高了潛水排汙泵的工作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衝刷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不僅限於這些實例,在為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為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如圖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包括驅動電機1和泵體2,所述的泵體2底部設有進水口3、側方設有出水口4,所述的進水口3下方設有衝刷筒5,所述的出水口4設有衝水管6,所述的衝水管6內部設有水流感應器9、外部設有與其連通的水管61,所述的水管61自由通過三通連接有出水口一611和出水口二612,所述的出水口一611與衝刷筒5筒身連通,所述的出水口二612位於衝刷筒5底部、且傾斜的指向衝刷筒底部,所述的水管61上設有電磁閥門8,所述的電磁閥門8與水流感應器9連接;所述的衝刷筒包括筒體51和設置在筒體底部的網格狀攔汙板52;所述的筒身外部環形均布有若干個連接孔53;所述的衝水管為圓筒結構、且二端均設有連接板,所述的圓筒結構一端與出水口連接、另一端連接有出水管7;在進水口下方設置衝刷筒,衝刷筒底部設有網格狀攔汙板,利用衝水管將出水口的水流引二個分支出來,其中一個與衝刷筒內部連接、用於衝刷網格狀攔汙板內側,另一個位於衝刷筒外部、用於衝刷網格狀攔汙板外側,使纖維、袋、帶、草、布條等物質在衝刷筒位置多方向移動、從而與汙水充分混合,均勻的進入到泵體內,有效的防止異物一次性進入過多,從而導致過載。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衝刷式潛水排汙泵,包括驅動電機和泵體,泵體底部設有進水口、側方設有出水口,進水口下方設有衝刷筒,出水口設有衝水管,衝水管內部設有水流感應器、外部設有與其連通的水管,水管自由通過三通連接有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出水口一與衝刷筒筒身連通,出水口二位於衝刷筒底部、且傾斜的指向衝刷筒底部,水管上設有電磁閥門,電磁閥門與水流感應器連接。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使纖維、袋、帶、草、布條等物質在衝刷筒位置多方向移動、從而與汙水充分混合,均勻的進入到泵體內,有效的降低了水泵的負擔,提高了潛水排汙泵的工作能力。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宇;羅永康;劉鴻圖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省康宇水電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4.25
技術公布日: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