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組合門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8:24:01 1
專利名稱:鋁合金組合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特別是一種鋁合金型材組成的鋁合金組合門。
本實用新型的鋁合金組合門,鋁合金組合門,包括門框組件和門體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框組件包括左門框、右門框和上門框,其直角處採用鋁合金型材接頭、卡塊、彈簧和螺釘連接,左右門框和上門框用膨脹螺釘與牆體連接,所述門體組件包括左右門柱、上下橫方、中橫方、豎立方和組合矩形框板,左右門柱、上下橫方、豎立方圓定形成門體框架,門體框架內設置數個組合矩形框板,所述組合矩形框板包括鋁合金框板架和板體。
上述的組合矩形板框中的板體可以是在泡沫板正反面抹膠之後,用木紋鋁合金板貼於正反面壓緊然後將該牆板嵌入鋁合金矩形框中,也可以是玻璃板直接安裝在矩形板框中。
本實用新型的鋁合金組合門由於是採用多框架結構,在每一個框架中再設置多組組合矩形板框,從而減小了鋁合金型材的長度,增加了強度。同時使其更加美觀、經久耐用。
如圖2所示,上門框1與左右門框3、10的連接方式為在接角處將型材切成45度角,在每一個門框內預裝連接件17,該連接件17各具有彈簧13和卡塊14,彈簧13可以頂住卡塊14,使卡塊14與框體的鋁合金型材固定。在該連接件17的另一端則用螺釘15和螺母16擰緊固定連接,從而形成整體門框。
上述門框組件的左右門框3、10和上門框1各用膨脹螺絲固定在牆體上,以有利於本實用新型的的固定。
如圖3所示,門體組件的各部件之間的連接方式是用螺釘19連接的,並在連接的部件之間設置螺釘的墊板20,以確保連接固定質量。由於左門柱4和上橫方是靠螺釘19連接的,必須在左門柱的端部設置切口,該切口可以用端蓋18扣合蓋住,避免螺釘裸露出來。
如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組合矩形門板框5的剖面結構示意圖,該門板框5由二橫框條25和二豎框條組成框架,橫豎框條由鋁合金型材,並在框架內設置泡沫板體24,表面上粘貼鋁合金木紋板23,從而形成整體的框板結構。為保證板框於板框之間及板框與橫方之間的連接,還在上側的橫框條25上用螺釘22固定一連接槽板21。
圖5所示的是另一種板框的結構,其是在板框5的板框架內安裝玻璃26,以形成玻璃框板的門體,同時為保證玻璃26的牢固和密封。在玻璃的周圍的框條上設置密封膠條27。
如圖6、圖7所示,端蓋18是一塑膠體,與門柱的鋁合金型材的尺寸相當,在將門柱的型材切口與橫放固定後,會在其端部和中部形成切口28,影響門體的美觀。因此,將該端蓋18扣合在該切口28上。另外,還在左門柱4的型材的左端邊上設置有長條槽29,在該長條槽29內可以插入鋁合金長擋條,以遮蓋中間的切口,並保持密封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門把手和門鎖組合8設置在左門柱4和中橫方9上。
上述的實施例是以左開門進行說明的,當然在右開門時,可以做反方向的設置。
權利要求1.一種鋁合金組合門,包括門框組件和門體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框組件包括左門框、右門框和上門框,其直角處採用鋁合金型材接頭、卡塊、彈簧和螺釘連接,左右門框和上門框用膨脹螺釘與牆體連接,所述門體組件包括左右門柱、上下橫方、中橫方、豎立方和組合矩形框板,左右門柱、上下橫方、豎立方固定形成門體框架,門體框架內設置數個組合矩形框板,所述組合矩形框板包括鋁合金框板架和板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矩形框板架包括二橫框條和二豎框條,組成一矩形框架,其中之一的框條上固定連接槽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該左右門柱與上下橫方、中橫方的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該左右門柱的四角切口處設置塑膠端蓋,扣合蓋住四角的切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該門左開門時,在左門柱端邊設置鋁合金型材長擋條,蓋住螺釘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在左門柱與中橫方處安裝把手門鎖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該框板的內部板體是泡沫板的板面抹膠之後,貼合木紋鋁合金板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組合門,其特徵在於該框板內的板體是玻璃,在玻璃的周圍設置密封膠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合金組合門,包括門框組件和門體組件,所述門框組件包括左門框、右門框和上門框,其直角處採用四件鋁合金型材接頭、卡塊、彈簧和螺釘連接,左右門框和上門框用膨脹螺釘與牆體連接,所述門體組件包括左右門柱、上下橫方、中橫方、豎立方和組合矩形板框,左右門柱、上下橫方、豎立方固定形成門體框架,門體框架內設置數個組合矩形板框,所述組合矩形板框包括鋁合金板框架、板體、塑膠直角接頭和連接槽板。由於採用多框架結構,在每一個框架中再設置多組組合矩形板框,從而減小了鋁合金型材的長度,增加了強度。
文檔編號E06B1/12GK2591189SQ0229451
公開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25日
發明者黎熾明, 黎志能 申請人:黎熾明, 黎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