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4:02:36 1
專利名稱: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富營養水體的處理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能夠去除富營養水體中氮磷營養物質,有效抑制藻類生長的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排入水體,並在其中不斷的積累,造成湖泊的富營養化現象,成為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目前常用的治理富營養化的手段有物理工程性措施、化學方法和生物生態性措施。其中物理工程性措施,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氮磷的二次釋放。化學方法受時效、大水域、水體流動性的局限且易造成二次汙染。生物生態性措施如構建人工溼地等,需要運行和維護,且植物體的自然凋落腐爛分解也會造成二次汙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經濟節能、處理效果好的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採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包括有框架、浮筒、竹管、遮陽網和陶管,框架包括有平行設置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多節由鋁杆串聯起來的竹管,左右兩邊上設有浮筒,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下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若干節陶管,左右兩側邊上固定有遮陽網的兩個端邊,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其中竹管和陶管交錯設置,遮陽網依次繞過交錯的竹管和陶管,將各折面隔開。
本實用新型的摺疊形遮陽網表面積大,能夠遮擋陽光,抑制藻類光合作用,進而使其死亡;遮陽網多孔,易於微生物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由上到下形成厭氧、兼氧和好氧三個反應區,具有硝化和反硝化的作用,使本裝置具有脫氮除磷的功能;同時微生物得到大量的繁殖,形成微生態系統,通過對氮磷的大量吸收而抑制藻類的生長,提高水體的自淨能力;其上生長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攔截、吸附、降解汙染物質,可以提高高濃度水體透明度,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直接投放於受汙染水域進行原位處理。處理完畢可回收再次使用。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處理效果好、可重複利用等優點。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框架,2.竹管,3.浮筒,4.遮陽網,5.陶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結構如附圖所示,框架1包括有平行設置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三節由鋁杆串接在一起竹管2,左右兩邊上設有浮筒3,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7;下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四節陶管5,左右兩側邊上固定有遮陽網4的兩個端邊,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7;其中竹管2和陶管5交錯設置,遮陽網4依次繞過交錯的竹管2和陶管5,將各折面隔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直接投放於受汙染水域進行原位處理。處理完畢可回收再次使用。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處理效果好、可重複利用等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其特徵在於包括有框架、浮筒、竹管、遮陽網和陶管,框架包括有平行設置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多節由鋁杆串聯起來的竹管,左右兩邊上設有浮筒,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下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若干節陶管,左右兩側邊上固定有遮陽網的兩個端邊,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其中竹管和陶管交錯設置,遮陽網依次繞過交錯的竹管和陶管,將各折面隔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浮式生物膜摺疊網,包括有框架、浮筒、竹管、遮陽網和陶管。包括有框架、浮筒、竹管、遮陽網和陶管,框架包括有平行設置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多節由鋁杆串聯起來的竹管,左右兩邊上設有浮筒,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下部框架前後兩邊上設有若干節陶管,左右兩側邊上固定有遮陽網的兩個端邊,在中間位置設有一根橫向鋁杆;其中竹管和陶管交錯設置,遮陽網依次繞過交錯的竹管和陶管,將各折面隔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直接投放於受汙染水域進行原位處理,處理完畢可回收再次使用。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處理效果好、可重複利用等優點。
文檔編號C02F3/30GK2931462SQ20062008707
公開日2007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5日
發明者張成祿, 胡偉偉, 袁蕾, 李燕, 於學靜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