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金陵繁華地文章(深閱讀金陵佳人)
2023-06-22 07:15:38 1
來源:紫金山新聞
今年,南京無數朵鏗鏘玫瑰綻放在戰「疫」一線,讓人敬佩。
其實,金陵自古多佳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從南京走出過諸多才女佳人,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女子大學在南京,中國公學的首批女大學生也在南京。
作家葉兆言專門寫有《南京女人》,道出民間佳人的骨氣;學者薛冰寫有《金陵女兒》,以時代歷史視角解讀南京女性;作家陳正榮則為過往金陵佳麗們描繪輪廓,速寫出一幅「群芳譜」《金陵佳人》。在今年這樣一個獨特的「三八節」,跟隨作家們的腳步,穿越時空去一睹金陵佳人風採。
佳人風採
奇女子與南京千絲萬縷的聯繫
「六朝金粉」「秦淮四美」「金陵十二釵」「999朵玫瑰」……從古至今,南京佳人擁有很多美稱,而才女佳人們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美麗故事。
謝道韞
東晉時期,王謝家族中曾出現了「詠絮之才」的謝道韞。保存至今的桃葉渡仍在訴說著王獻之與桃葉相戀的故事。明清之際,生活在秦淮河畔的「秦淮八豔」,不僅外貌、才藝出眾,而且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現出非凡的民族氣節。
吳健雄
民國時期的南京,生活著很多政要和商人的妻女,她們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展現出既傳統又現代的民國風韻。有東方居裡夫人之稱的吳健雄就是民國最美才女之一,氣質不凡的她曾在南京求學,為她後來從事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著名京韻大鼓藝人駱玉笙年幼時曾在南京秦淮河畔一邊學藝,一邊討生活,多年的從藝經歷讓她後來成為一名著名的表演藝術家。
「她們有的在南京出生,有的在南京求學,有的選擇在南京生活,她們與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陳正榮選取了南京歷史上近百位女性,講述了她們與南京這座城市之間的故事,寫成《金陵佳人》,他告訴記者:「南京的山水美景滋養著她們,南京的文化底蘊陶冶著她們的情操。」
《金陵佳人》
陳正榮 著
南京出版社
書中,陳正榮就專門寫到一位南京奇女子——王貞儀。「說她奇,是因為她做了那個時 代一般女子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她喜歡仰望星空,觀察日月星 辰的變化軌跡。她喜歡數學,對勾股定理做出了解釋。她精通醫學,寫了醫學專著。她的詩詞寫得也不錯。她對歷史、宗教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還涉獵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她是我國第一個女天文學家、第一個女算學家。」這位生活在250年的奇女子,就在南京長大。「她認為,學問並不是專門為男人而設的,女子的智慧並不比男子差,學成了一樣有益於社會。她曾以花木蘭、大小喬 等為題材,寫下了《題女中大夫圖》的長詩,表達自己要像男人一樣去生活、學習的願望。」這在250年前,絕對是一個「異類之舉」。
王貞儀畫像
21歲那年,她為了研究月食現象,在家裡做起了實驗。「她把房梁上一盞燃著蠟燭的吊燈當作太陽,把圓桌當作地球,手裡還拿著一塊鏡子當作月亮,通過不斷變換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來研究日月食的形成原理以及月食同朔望月的關係。經過多次模擬實驗和觀測,王貞儀終於搞清了日月食的原理。她寫成了論文《地圓論》,還長年堅持夜觀天象,日算星辰,日積月累,取得了豐富的天文數據資料。」
曾提及創作初衷,陳正榮表示:「品讀她們的故事,不僅可以看清南京婦女史的發展脈絡,亦可以領略南京城市的風韻。」
城中軼事
首開「女禁」的創舉就在南京
葉兆言曾寫:「南京的女人應該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史湘雲。」在葉兆言眼中,南京女性像史湘雲一樣大大咧咧,敢作敢當。而薛冰的觀點與葉兆言不謀而合,「第一個像金陵女兒的,或許要數史湘雲。」
金陵城中的佳人,獲得的美稱不計其數,然而在此之中,「999朵玫瑰」、「八朵金花」的稱號南京人似乎較少有耳聞,但是這名稱的背後,卻有著諸多創舉在南京城中發生。
「清朝乾隆時代,在南京城西的隨園裡,經常有一群年輕的才女翩然出入,她們都是文壇領袖袁枚老先生的女弟子。在當時的時代,袁枚招收女弟子,可以說是石破天驚之舉。」當時,還未出現女子學堂教育,當年的教育觀阻斷了女子受正規教育的途徑,「但袁枚不這樣認為,他不同意『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說。他認為,女子寫詩不比男人差。」
巧合的是,兩百多年後,就在隨園舊址的附近,建起了一座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由此出現了「999朵玫瑰」的美稱,陳正榮寫道:「這可是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女子大學。從1915年到1951 年,有999個中國女子從這裡畢業或結業,她們被譽為金女大的『999朵玫瑰』。」
金陵女子大學的教育分文理兩科,設有英文、歷史、社會學、數理學、化學、生物、音樂、體育、醫預科等。陳正榮認為,當時這些女子開始與世界接軌,「她們開始學習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各個領域的學科。而金陵女子大學非常注重優雅教育。新生入學,每人都有一張特殊的健康卡,記載該生是否有體態、姿勢等缺陷需要矯正,是否因體弱或體重不達標而需要上和緩體操或增加營養。」
當年的八朵金花
然而民國時期,南京雖有了幾所女子學校,但公立大學仍然不招女生。到了1919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宣布開始正式招收女生。當時時任教務主任的陶行知提議:「南高師宜首破禁區,融通辦理,以遂女子向學之志願。」布告發布後,前來報名的受過中等教育的女子一共有100多人,經過嚴格考試,正式錄取8名女生,還招收了50餘位旁聽生,她們能成為中國公學的首批女大學生。
陳正榮看來,首開「女禁」,出現在南京,不是偶然,「從袁枚就在隨園招收女弟,到教會在南京創辦金陵女子大學,再到當時的南高師集聚了郭秉文、陶行知、孟憲承、陸志韋、陳鶴琴、鄭曉滄等一批從歐美歸來的教育家,他們的國際視野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助推了『女禁』的打破。」
何出佳人
在南京城沾染文化煙水氣
頻出佳人,為何都出自金陵城呢?陳正榮認為,與自然、人文環境都有關。
「從自然環境上說,南京屬於江南。江南的山川秀美,氣候宜人,風柔雨潤,物產豐饒,鍾靈毓秀。江南的女子,得益於水鄉的濡潤,柔婉可人。一些富庶之家,所生女子自小便受到文化的薰陶,長大以後,自然成為知書識禮的美女。」
而人文環境的影響則至關重要。「南京建城歷史悠久,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幾度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然吸引了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來此居住。王侯將相之門、詩書禮儀之家、鐘鳴鼎食之戶,對一個女子的成長會起到重要的薰陶作用。她們儀態賢淑,舉止優雅。美女、才女、淑女,比比皆是。」陳正榮解釋,「一些王公貴族都喜歡遷居南京。相沿成習,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就會變得越來越深厚。」
吳敬梓借用小說人物杜慎卿道出,金陵「真乃菜傭酒保,都有六朝煙水氣」。何為煙水氣?陳正榮解釋:「六朝煙水氣是一種歷史沉澱的味道,是一種到處透發出書卷氣的文化氣息,是一種美麗與哀怨相結合的詩意。在南京生活的女子,豈能不沾染這樣的煙水氣? 」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