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觸電式的接線端子絕緣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9:20:31

本發明屬於電力系統和電器類的導線連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安全防觸電式的接線端子絕緣外殼。
背景技術:
接線端子是用於電力系統和電氣連接的一種必配元件,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和工業控制要求越來越嚴格、精確,而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結構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現有的接線端子安裝在端子排絕緣體上,螺釘和銅製接線端子裸露在外,易觸電、易掉落。接線端子絕緣體接線孔前後直通,導線正面穿過接線孔內,頭部裸露在外,沒有絕緣密封,存在一定的隱患。以往,有的接線端子絕緣體上帶防護罩,安裝和拆卸連接導線時,須先打開防護罩取下工作,此種,方法使安裝和生產連接極其麻煩及費力,且施用現場耗時,增加接線工序和降低接線的效率。而螺釘和銅製接線端子裸露在外長期受潮溼等情況下會逐步的過快氧化、生鏽,這會影響導線之間的連接程度,引起導線載流導體之間接觸不良電阻增大,在長期的運行中逐漸發熱,嚴重時端子排絕緣外殼熔化,導致之間相碰發生短路引發火災事故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觸電式的接線端子絕緣外殼,以解決現有技術螺釘和銅製接線端子裸露在外的問題,設有完整的絕緣外殼。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觸電式的接線端子絕緣外殼,由底座、防護罩和接線端子組成;所述的底座採用耐高溫耐阻燃工程塑料製成,底座為長條狀結構,兩端開設有兩隻安裝固定腳,導線穿過的正面開設接線走線孔,所述的接線走線孔,規格有3孔、4孔、5孔、6孔、7孔、8孔、10孔、12孔、15孔等不同,所述的底座內腔開設固定端子槽安裝接線端子,而內腔背面壁上中間分別設有兩條卡扣,所述的防護罩的正、背面兩邊兩端壁上分別設有兩個方型狀卡扣,底座的正、背面兩邊壁上分別設有 卡槽,防護罩通過其上卡扣與底座上端卡槽配合而扣接,所述的防護罩的平面開設安裝拆卸工具穿入孔,規格有3孔、4孔、5孔、6孔、7孔、8孔、10孔、12孔、15孔等不同與底座接線走線孔及接線端子安裝在內,孔位相對稱。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發明由底座、防護罩和接線端子組成;接線端子作為一個獨立的部件與接線螺釘組裝一起,安裝在底座的固定槽內,由底座壁上的兩條卡扣固定,而不易掉落。防護罩通過其上卡扣與底座上端卡槽配合扣接,導線隱埋在接線端子內,絕緣密封,無裸露戶外,不易觸電、氧化、生鏽,導線安裝和拆卸無須打開防護罩,工具可直接穿入孔內工作,方便效率高。
本發明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外型美觀新穎,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絕緣密封性好,安裝和拆卸方便簡化,配套的銅製接線端子,具有抗氧化性能好,不易生繡,而外殼可以重複使用,可以規格生產,更低碳環保節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已有技術接線端子的結構圖。
圖中:1、底座;2、防護罩;3、卡扣;4、接線端子;5、螺釘;6、固定腳;7、接線走線孔;8、卡槽;9、工具穿入孔;10、接線端子絕緣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防觸電式的接線端子絕緣外殼10,其特徵在於:由底座1、防護罩2和接線端子4組成;所述的底座1採用耐高溫耐阻燃工程塑料製成,底座1為長條狀結構,兩端開設有兩隻安裝固定腳6,導線穿過的正面開設接線走線孔7,所述的接線走線孔,規格有3孔、4孔、5孔、6孔、 7孔、8孔、10孔、12孔、15孔等不同,所述的底座1內腔開設固定端子槽安裝接線端子,而內腔背面壁上中間分別設有兩條卡扣3,所述的防護罩2的正、背面兩邊兩端壁上分別設有兩個方型狀卡扣3,底座1的正、背面兩邊壁上分別設有卡槽8,防護罩2通過其上卡扣3與底座1上端卡槽8配合而扣接,所述的防護罩2的平面開設安裝拆卸工具穿入孔9,規格有3孔、4孔、5孔、6孔、7孔、8孔、10孔、12孔、15孔等不同與底座接線走線孔7及接線端子4安裝在內,孔位相對稱。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發明由底座1、防護罩2和接線端子4組成,接線端子4作為一個獨立部件與接線螺釘5組裝一起,安裝在底座1的固定槽內,由底座1壁上的兩條卡扣固定,而不易掉落。防護罩2通過其上卡扣3與底座1上端卡槽8配合扣接,導線隱埋在接線端子4內,絕緣密封,無裸露在外,不易觸電、氧化、生鏽,導線安裝和拆卸無須打開防護罩2,工具可直接穿入孔內工作,方便效率高。
如圖4所述,已有技術接線端子的結構,不做詳細說明。
上述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解釋而非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所作的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