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表面修飾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3:30:26 1
專利名稱:一種表面修飾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材料的表面修飾構造
背景技術:
目前,在裝飾品加工、眼鏡表面處理及印刷行業等輕エ業領域,對於產品的個性化要求日益凸顯,需要使產品的表面、外觀具有豐富色彩或以不同的材質體現產品的個性化裝飾。傳統的エ藝多採用刻蝕、雙色或多色加工等エ藝達到產品表面個性化裝飾的目的,但傳統エ藝存在色彩易脫落變色、線條不精細的弊端,難以給人視覺的完美感受,無法滿足人們對時尚的追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表面修飾構造,通過電鍍、塗裝及雷射等多種手段,使材料表面具有多層結構,結構層之間結合緊密牢固,並且通過對材料的質地及色彩的選擇,達到個性化裝飾的目的。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ー種表面修飾構造,包括基材和裝飾層,所述裝飾層包括具有光澤的鍍層;所述鍍層設有構成裝飾花紋的剝離部;所述剝離部內設有塗層。所述剝離部的底面為基材的平滑表面。本實用新型中,鍍層為化學鍍層、水溶液電鍍層或真空鍍層。其中,化學鍍層為採用化學鍍(又稱「無電解電鍍」)的方法獲得;水溶液電鍍為將鎳、鈀、金、銅、鉻、鉬、銠、釕等金屬鍍於基材之上而獲得;真空鍍層則通過濺射、蒸發、離子鍍等エ藝獲得。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鍍層的選擇,滿足對不同顔色外觀的個性化需求。本實用新型中,塗層為電泳塗裝層、油漆噴塗層或粉末噴塗層。其中電泳塗裝層採用電泳塗裝エ藝,包括紫外線電泳(UV電泳)塗裝;油漆噴塗層採用油漆噴塗エ藝,包括紫外線噴塗(UV噴塗)塗裝;粉末噴塗層採用粉末噴塗エ藝。本實用新型,是通過電鍍加工エ藝在基材上覆蓋鍍層,起到保護基材材料,提高光澤度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採用雷射的方法,調整雷射設備的電流、頻率、速度、功率等參數,在不破壞基材的前提下,通過雷射把塗層部分去除,形成剝離部,該剝離部的底面即為基材靠近鍍層ー側的表面。通過上述方法獲得的剝離部,能夠將剝離部的塗層完全除去,並且不破壞鍍層,其形成的剝離部底面仍然保持鍍層的光澤度及平滑度等表面特性,使後續填充剝離部的塗層能夠更真實的體現基材層、鍍層及塗層本身的光澤及表面形態。
圖I為本實用新型斷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一的斷面示意圖;[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ニ的斷面示意圖;圖中,I.基材,2.鍍層,3.剝離部,4.塗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一結合圖I、圖2,本實施方式提供ー種表面修飾構造,包括基材I和裝飾層,所述裝 飾層包括通過真空離子鍍エ藝製備的具有光澤的鍍層2 ;其中,鍍層2上的部分區域通過雷射完全去除,在不破壞基材I的前提下,露出靠近鍍層2 —側的基材I的平滑表面,形成作為裝飾花紋的剝離部3 ;在形成裝飾花紋的剝離部3的內部通過油漆噴塗エ藝塗裝塗層4。本實施方式中,塗層4的厚度與鍍層2的厚度相同,即塗層4將作為裝飾花紋的剝離部3填滿,且塗層4表面與鍍層2表面形成統ー的光滑表面。實施方式ニ結合圖I、圖2,本實施方式提供ー種表面修飾構造,包括基材I和裝飾層,所述裝飾層包括通過真空離子鍍エ藝製備的具有光澤的鍍層2 ;其中,鍍層2上的部分區域通過雷射完全去除,在不破壞基材I的前提下,露出靠近鍍層2 —側的基材I的平滑表面,形成作為裝飾花紋的剝離部3 ;在形成裝飾花紋的剝離部3的內部通過油漆噴塗エ藝塗裝塗層4。本實施方式中,塗層4的厚度大於鍍層2的厚度,塗層4不僅將剝離部3填滿,並且還覆蓋剝離部3以外的鍍層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ー種表面修飾構造,包括基材(I)和裝飾層,其特徵在於所述裝飾層包括具有光澤的鍍層(2);所述鍍層設有構成裝飾花紋的剝離部(3);所述剝離部(3)內設有塗層(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表面修飾構造,其特徵在幹所述剝離部(3)的底面為基材(I)的平滑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表面修飾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鍍層(2)為化學鍍層、水溶液電鍍層或真空鍍層。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表面修飾構造,其特徵在幹,所述塗層(4)為電泳塗裝層、油漆噴塗層或粉末噴塗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表面修飾構造,包括基材和裝飾層,所述裝飾層包括具有光澤的鍍層;所述鍍層設有構成裝飾花紋的剝離部;所述剝離部內設有塗層。本實用新型所述剝離部的底面為基材的平滑表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鍍層的選擇,滿足對不同顏色外觀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剝離部的底面即為基材靠近鍍層一側的表面,該剝離部底面仍然保持基材本身的光澤度及平滑度等表面特性,使後續填充剝離部的塗層能夠更真實的體現基材層及塗層本身的光澤及表面形態。
文檔編號B32B5/00GK202388847SQ20112054994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品川謙二, 品川辰夫 申請人:品川精密電鍍(大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