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聯軸器拆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0:20:2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維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聯軸器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維修中,聯軸器的拆卸是必不可少的。在拆卸一些大型軸上的聯軸器時,如原料大型球磨機波箱輸入聯軸器,相當笨重,每次維修拆卸,需要4人配合,使用2套風割、一個350的三爪拉碼及一個25寸大管鉗才能將軸拔出,每次維修需要至少4個小時,同時三爪拉碼容易斷裂,安全隱患多。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聯軸器拆卸裝置,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性能高。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聯軸器拆卸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設有千斤頂,底座上設有框架,框架的中部設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中部設有對應於千斤頂的通孔,所述框架包括支撐柱和頂梁,支撐柱布置於底座的邊角,頂梁位於支撐柱的頂部,頂梁下方設有兩根活動頂壓條,兩根活動頂壓條對稱抵於聯軸器頂面的兩側上,兩根活動頂壓條的頂面抵於頂梁的底面上。
所述框架的兩側中部設有限位杆,限位杆豎直布置,且兩端分別與頂梁和底座連接,支撐柱設有四根,分別位於底座的四角,活動頂壓條位於限位杆與支撐柱之間。
所述支撐板通過焊接與支撐柱相固定。
所述千斤頂通過焊接與底座相固定。
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滑輪。
所述支撐柱和頂梁均由槽鋼製作。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支撐板,聯軸器置於支撐板上,千斤頂上升頂壓聯軸器內的軸,通過千斤頂將軸頂出,從而輕易將聯軸器從軸上拆卸出,使用方便、快捷,節約人力和拆卸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千斤頂,3-框架,31-支撐柱,32-頂梁,4-支撐板,41-通孔,5-滑輪,6-活動頂壓條,7-限位杆,8-聯軸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聯軸器拆卸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中部設有千斤頂2,千斤頂2通過焊接與底座1相固定,固定更為可靠。底座1上設有框架3,框架3的中部設有支撐板4,支撐板4通過焊接與支撐柱31相固定。支撐板4的中部設有對應於千斤頂2的通孔41,千斤頂2升起時頂杆由通孔41露出上頂。框架3包括支撐柱31和頂梁32,支撐柱31布置於底座1的邊角,頂梁32位於支撐柱31的頂部。支撐柱31和頂梁32均由槽鋼製作。底座1的底部設有滑輪5,活動靈活。
頂梁32下方設有兩根活動頂壓條7,兩根活動頂壓條7對稱抵於聯軸器8頂面的兩側上,兩根活動頂壓條7的頂面抵於頂梁32的底面上。框架3的兩側中部設有限位杆7,限位杆7豎直布置,且兩端分別與頂梁32和底座1連接,支撐柱31設有四根,分別位於底座1的四角,活動頂壓條7位於限位杆7與支撐柱31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首先將聯軸器8放置於支撐板4上,中心對準通孔41,將兩根活動頂壓條6插入聯軸器8與頂梁32之間,操作千斤頂2,通過千斤頂2將聯軸器8內的軸頂出即可。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現方式,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