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溢流自冷卻槽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8:32:3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逆向溢流自冷卻槽,用於電極箔的生產。
背景技術:
電極箔在化成生產中,槽內槽液的溫度需要控制在80℃-85℃之間,若超溫,會造成電極箔的脆裂。而槽內的不鏽鋼電極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承載著大電流,會產生大量的熱能,使槽液產生溫升,影響槽液的正常溫度。所以就需要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的對槽液溫度進行降溫處理。
為了解決槽液降溫,現有的內冷卻盤管方式為:在槽體中內裝不鏽鋼盤管,在盤管內通冷卻水,通過盤管表面與槽液的溫差來降低槽液的溫度,使槽液控制在工藝範圍內,但使用冷卻盤管的缺點是:
槽體受機架結構限制外形尺寸也是受限的,當內部再安裝冷卻盤管後,可用空間更加有限,電極箔與通電電極、冷卻盤管的間距很小,再由於槽液需要不停進行循環攪拌,隨槽液晃動的電極箔極易與載電電極或盤管產生接觸短路而斷片;冷卻盤管使用的不鏽鋼管壁厚一般是1.5mm,管壁薄,在槽體內長時間高溫及電腐蝕的影響下,會出現局部電腐蝕穿孔且極難被發現,腐蝕孔會使盤管內的冷卻水洩露到槽液內,汙染槽液,影響電極箔品質;安裝在槽體內的盤管如出現損壞,維修工作極為不便且難以修補,為降低槽液被汙染的風險,一般將盤管報廢更換,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內部空間大、冷卻效果好、產品品質高的逆向溢流自冷卻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逆向溢流自冷卻槽,包括槽體,槽體外焊接有梯形冷卻外殼,梯形冷卻外殼內部通過內隔板分隔形成自下向上的環形通道,梯形冷卻外殼上部連接有冷卻水出口法蘭,梯形冷卻外殼下部連接有冷卻水進口法蘭,槽體底部設有下排放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將冷卻系統焊接在槽體外側,使槽體內部空間得到釋放,電極箔的晃動觸電短路情況明顯降低;本實用新型為自下向上的逆流方式,使各層梯形空心外殼內充滿冷卻水,冷卻面積增大,對槽液冷卻效果更佳;冷卻系統位於槽體外側,若出現洩漏點,可以及時發現並很方便的儘快修補,確保槽液的純淨和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槽體、2-梯形冷卻外殼、3-內隔板、4-冷卻水出口法蘭、5-冷卻水進口法蘭、6-下排放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徵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徵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說明中省略了與本實用新型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和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逆向溢流自冷卻槽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槽體1,槽體1外焊接有梯形冷卻外殼2,梯形冷卻外殼2為梯形截面空心外殼,梯形截面可以使冷卻水量和冷卻面積增加,梯形冷卻外殼2內部通過內隔板3分隔形成自下向上的環形通道,梯形冷卻外殼2上部連接有冷卻水出口法蘭4,梯形冷卻外殼2下部連接有冷卻水進口法蘭5,冷卻水從冷卻水進口法蘭5流入環形通道,冷卻水通過環形通道後再從冷卻水出口法蘭4流出,帶走槽液多餘溫度,槽體1底部設有下排放口6。
本實用新型將冷卻系統與槽體有機結合,槽體外焊接有梯形截面空心外殼,各層外殼通過內部隔板分隔形成自下向上的環形通道,冷卻水用循環泵從下部法蘭送入,在環形通道中一層一層的向上逆向流動,最後從外殼上部法蘭溢流至冷卻水回流管道,達到對槽體的冷卻,從而降低槽液溫度。本實用新型將冷卻系統焊接在槽體外側,使槽體內部空間得到釋放,電極箔的晃動觸電短路情況明顯降低;本實用新型為自下向上的逆流方式,使各層梯形空心外殼內充滿冷卻水,冷卻面積增大,對槽液冷卻效果更佳;冷卻系統位於槽體外側,若出現洩漏點,可以及時發現並很方便的儘快修補,確保槽液的純淨和產品品質。
最後應說明的是:雖然以上已經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及其優點,但是應當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替代和變換。而且,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不僅限於說明書所描述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和步驟的具體實施例。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從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將容易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可以使用執行與在此所述的相應實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獲得與其基本相同的結果的、現有和將來要被開發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或者步驟。因此,所附的權利要求旨在在它們的範圍內包括這樣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或者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