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金屬段液接觸換熱冷暖空調直接調溫式調溫服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4:36:27

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尤其涉及一種設金屬段液接觸換熱冷暖空調直接調溫式調溫服。
背景技術:
在一些工業應用或民用場合,特別是在野外作業、高溫或低溫作業場合,在惡劣的溫度工作條件下,為了儘量避免過高或過低的工作環境溫度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需要對與人體相接觸的環境進行降溫和加熱。如果使用普通的空調系統,那麼存在幾方面的限制:一是系統成本投入大;二是普通的空調系統通常是用於封閉工作空間,不適宜野外作業的場合;三是工作空間大造成大量能量浪費。為此設計出了空調服。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710121252X的專利文件中即公開了名稱為「一種帶太陽能的空調服裝」的現有的空調服,該空調服存在以下不足:由於通過太陽能進行驅動,在沒有太陽的室內環境中則降溫效果差甚至不能夠降溫;只能夠降溫不能夠升溫,所以只能夠適用於高溫環境中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需太陽也能夠使用的設金屬段液接觸換熱冷暖空調直接調溫式調溫服,解決了太陽能驅動的空調服在無太陽環境中不能夠使用和現有空調服只能進行降溫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設金屬段液接觸換熱冷暖空調直接調溫式調溫服,包括服裝本體,所述服裝本體鋪設有換熱管,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冷暖型空調器,所述冷暖型空調器包括溫度傳感器、室內換熱器、壓縮機、室外換熱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於控制壓縮機工作而使得室內換熱器所在的區域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所述溫度傳感器用於檢測室內換熱器所在的區域的溫度並反饋給所述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服裝本體,所述換熱管構成所述室內換熱器,所述換熱管由若干間隔設置的柔性段和金屬段連接而成,所述金屬段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形。通過將現有的冷暖型空調器的室外換熱器和溫度傳感器集成到服裝本體集上而形成空調服,不但進行調溫時的效果好、而且既能夠降溫又能夠升溫,故能夠適應高溫和低溫環境的使用,適用範圍更為廣泛。換熱管由柔性段和金屬段構成且金屬段沿上下方向延伸,此時橫向延伸的部分為柔性段,使得服裝本體能夠進行摺疊且穿著時能夠更好地包裹在人體上。
作為優選,所述壓縮機、室外換熱器和控制器都同所述服裝本體斷開,所述換熱管同冷暖型空調器的同換熱管對接的部件可拆卸連接在一起。能夠方便地取下服裝本體進行清洗維護。可以通過快速接頭進行可拆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換熱管通過螺母配合螺紋頭同所述冷暖型空調器的同換熱管對接的部件連接在一起。該連接方式為現有的冷暖型空調器的室外換熱器的冷媒進出口同室內機進行連接時的常用結構。技術成熟。
作為優選,所述螺母包括環形螺母本體和設置在螺母本體內周面上的內螺紋,所述螺母本體的內周面上設有沿螺母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槽,所述通槽將所述內螺紋沿螺母本體的周向斷開,所述螺母本體設有穿過所述通槽的一側側壁後螺紋連接在通槽的另一側側壁上的通槽槽寬調節螺釘。在螺母鎖緊後鎖緊通槽槽寬調節螺釘而使得通槽寬度縮小,縮小的結果為使得內螺紋更緊地抱緊在螺紋頭上,從而使得螺母和螺紋頭之間不容易產生鬆動。連接可靠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通槽有兩條。鎖緊效果要且度螺紋的破壞效果小。
作為優選,所述兩條通槽沿螺母本體的周向均勻分布。能夠有效防止螺母產生局部脆弱現象。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降重座,所述壓縮機和室外換熱器設置在所述降重座上,所述降重座包括密封腔和填充在密封腔內的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降重座能夠產生浮力,使得背負著冷暖型空調器進行使用時,冷暖型空調器對人體產生的載荷小,從而提高使用時的舒適性。
作為優選,所述氣體為氫氣。降低載荷的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無需太陽能也能夠使用;既能夠降溫、也能夠加熱,使用範圍更為廣泛;換熱管的設置對服裝本體摺疊時的影響小和導致的服裝本體不貼身現象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圖3為螺母的示意圖。
圖中:冷暖型空調器1、溫度傳感器11、室內換熱器12、壓縮機13、室外換熱器14、控制器15、螺紋頭16、服裝本體2、降重座3、密封腔31、換熱管6、柔性段61、金屬段62、螺母8、螺母本體81、內螺紋82、通槽83、通槽的一側側壁831、通槽的另一側側壁832、通槽槽寬調節螺釘8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設金屬段液接觸換熱冷暖空調直接調溫式調溫服,包括冷暖型空調器1和服裝本體2。
冷暖型空調器1包括溫度傳感器11、室內換熱器12、壓縮機13、室外換熱器14和控制器15。換熱管6的兩端通過螺母8配合冷暖型空調器的同換熱管對接的部件上的螺紋頭16同冷暖型空調器的同換熱管對接的部件可拆卸連接在一起。以上結構以及冷暖型空調器如何實現製冷或制熱為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冷暖型空調器同現有的冷暖型空調器的區別在於:將溫度傳感器11設置在服裝本體2上用於檢測服裝本體2的溫度,具體為可拔插地連接在服裝本體上。將室內換熱器12的換熱管6製作為盤管結構而鋪設在服裝本體2內。吸熱管6由若干間隔設置的柔性段61和金屬段62連接而成。金屬段62具體為鋁合金結構、鋁、銅等價格低的導熱金屬。金屬段為62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形。
壓縮機13、室外換熱器14和控制器15都同服裝本體2斷開。
使用時,根據需要通過控制器15設定需要的溫度和選擇制熱還是製冷模式,冷媒流過換熱管6時同服裝本體產生換熱而對服裝本體2進行加熱或降溫,當溫度傳感器11檢測到服裝本體2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控制器使空調系統停止對服裝本體2進行加熱或降溫。
實施例二,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2,還包括降重座3。降重座3包括密封腔31和填充在密封腔內的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具體為氫氣。壓縮機13、室外換熱器14和控制器15都固定在降重座3上。
參見圖3,螺母8包括環形螺母本體81和設置在螺母本體內周面上的內螺紋82。螺母本體81的內周面上設有兩條通槽83。通槽83從沿螺母8的軸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通槽83將內螺紋82沿螺母本體81的周向斷開。螺母本體81設有穿過通槽的一側側壁831後螺紋連接在通槽的另一側側壁832上的通槽槽寬調節螺釘84。兩條通槽83沿螺母本體81的周向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