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五大經典片段(電影八佰四天四夜後)
2023-06-05 17:29:56 2
《八佰》
電影《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彼時中日雙方激戰近三個月,上海淪陷在即。四行倉庫創建於1931年,是當時上海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當淞滬會戰進入最後階段,要地大場失守,中國軍隊不得不全線西撤時,四行倉庫成了最後的堅守陣地。為了掩護大部隊,第88師524團奉命死守,牽制敵人。
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
其實,當時裡面駐紮的士兵人數並沒有800人。進駐倉庫當夜,曾有英國士兵詢問駐兵有多少人,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高聲回答800人,「八百壯士」由此得名。四行倉庫講解員嵇潤珺說:「當時謝晉元將軍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一共有800個將士參加了保衛戰,實際上當時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只有425個人。說800壯士是因為謝晉元將軍為了迷惑敵人而放出的煙霧彈。」
謝晉元將軍
當年10月底,堅守「四行」,與敵鏖戰四日四夜的謝晉元部奉命撤離。31日凌晨二時,謝晉元團長手持國旗,最後一個與四行告別。當時的《大美晚報》報導,四行將士退出人數中受傷者26人,重傷送醫院救活者數人,在堅守四行百餘小時的激戰中,我軍壯烈犧牲者五人,斃敵二百多,傷敵不計其數。後來總部以八百壯士盡忠職守,為國爭光,特電犒賞,對殉難受傷者從優撫恤,以慰忠魂而獎有功。
謝晉元將軍
謝團撤離四行,原想退到滬西歸隊,不料一進租界,即被繳械,拘禁於當時位於昌平路888號的膠州公園內,即今靜安工人體育場及江寧電影院一帶。時稱之為「孤軍營」。營地因陋就簡,以蘆席蓋起臨時營房。但營房四周卻被鐵絲網扎得嚴嚴實實,而且大門口由租界工部局的萬國商團派武裝日夜巡行看守,步步設防,層層戒備。
1940年3月,漢奸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派人以陸軍總司令的高官誘降,謝晉元嚴詞斥道:「爾等行為,良心喪盡,認賊作父,願作張邦昌,甘作亡國奴。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衛民為天職,餘志已決,決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休以狗彘不如之言來汙我,你速去,休胡言。」
謝晉元將軍
日偽見各種奸計不逞,便策劃了卑鄙的陰謀。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按例率官兵早操,當時有上等兵郝鼎誠、龍耀亮、張文清、張國順等4人遲到,謝晉元即詢問其原因。誰知他們早已被汪偽收買當了漢奸,突然取出預先帶進營內的匕首及鐵鎬等兇器,蜂擁而上,猛刺謝胸部及左太陽穴。謝多處重傷,流血不止,至6時許悲壯長逝,年僅37歲。全營官兵均痛哭不止。團副上官志標見狀上前捉拿兇手時,亦被刺成重傷。4個民族敗類當場被擒,移交租界當局羈押。
上海各界人士聞訊,深為震悼,前往弔唁者達30萬人,途為之塞。5月8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追贈謝晉元為陸軍步兵少將銜。
謝晉元逝世半年後,日軍進入租界,將孤軍營謝餘部解送各地為苦力。國軍回師之後,八百壯士返滬者百餘人,皆結廬於謝團長墓側,多年不去。國府改四行倉庫所在地的膠州路為晉元路,並樹碑傳以為志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