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
2023-10-06 12:04:55 1
1999年5月,蘇格蘭著名玉石商蘇庫倫來到緬甸曼德勒的一個玉石拍賣場,經過反覆挑選,多次比較,蘇庫倫選中了一塊十分難看的「包玉石」。
玉石有許多種類,最著名的是硬玉之王翡翠。地層中的翡翠都隱藏在石塊裡,也就是翡翠「原石」,也有叫「石料」的。從古到今,翡翠石料的判別歷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自從有了原石交易,「辨玉」成了一場驚心動魄、鬥智鬥勇的賭博賽。
再說蘇庫倫選的這塊「包玉石」,重五十多公斤,外表黑不溜秋,都是麻麻點,坑坑窪窪的。不過,蘇庫倫憑著自己三十多年的看玉經驗,認定它「外醜內秀」。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蘇庫倫以每公斤六十五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塊原石。
蘇庫倫在拍賣場附近租了一間房和一臺「開料機」,他先用小刨刀小心翼翼地一薄層一薄層刨除了外石,誰知刨了半天,裡面還是黑糊糊的石體,一股不祥之感轉瞬間湧上了他的心頭。他的心跳越來越快,他再也受不了這種強烈的刺激了。換上大刨刀,對準原石攔腰一刀,原石像西瓜一樣被一分為二,兩個剖面還是黑糊糊的。
蘇庫倫一看花高價買來一大堆廢物,氣得火冒三丈,七竅生煙,索性把切下的半塊連開三刀,沒想到還是黑、黑、黑!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蘇庫倫一下子癱倒在沙發上。正在這時,有人敲門,他開門一看,是自己的老朋友——緬甸著名華僑玉石商李凱勝。
李凱勝的祖父原是國民黨軍人,1943年入緬對日作戰,不久負傷。因傷勢太重,無法轉移到後方,被安排在當地一個好心的緬甸老大娘家養傷。傷愈之後部隊早開拔了,他無法歸隊,就留在了當地。
後來,他結識了當地一位華裔玉石商,兩人都有著強烈的愛國之情,很快就成為忘年之交。後來這位商人把女兒許配給他,他跟著老嶽父刻苦鑽研玉石鑑定技術,幾年後成了辨玉能人。再後來,他又把辨玉技術傳給了兒子、孫子。
李凱勝的女兒李淑珍從小就跟父親學玉石鑑定技術,她天性聰慧,勤奮好學,成了這個「玉石世家」的第五代傳人。李淑珍成了父親生意場上的得力助手,大有青出於藍之勢,她更從父親身上繼承了「中國情結」。
頭一天,李凱勝和蘇庫倫商量好了要談一筆生意,今天是特意帶著女兒來的。他們坐在沙發上交談著,李淑珍一聲不吭地坐在一邊。她閒著沒事兒,就看著蘇庫倫刨開的碎石,過了一會兒,她又對餘下的那半塊感興趣了。
李淑珍看了好一會兒,還掌拍指敲,推敲揣摩了好一陣子。當父親和蘇庫倫談完生意,打算告辭的時候,李淑珍這才微笑著對蘇庫倫說:「既然您不要,就當廢品賣給我吧。」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後以每公斤四美元的價格成交了。
蘇庫倫提醒說:「不能反悔。」接著,他嘴角扯出一絲輕蔑,無意說了句:「中國人……」這話很輕,但父女倆都聽見了,兩人臉色頓時變了。
李淑珍冷冷地說:「我去找幾個證人。」在緬甸,買主往往用這種原始方法請人當場作證,防止成交後哪一方反悔。
李淑珍很快帶來幾個老鄉。交易正式開始了,稱完石料,李淑珍當場付清了錢。石頭太沉,帶走很不方便,李淑珍決定借蘇庫倫的開石機現場剖石。她選了一塊最大的原石開刀,一刀下去石分兩半,露出約佔剖面三分之一的特大玉面!「啊……」眾人一片驚嘆!
蘇庫倫呆如木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向沉著的李凱勝也不由瞪大了眼睛。再看玉色,是一片純綠,透明潤澤,細膩無比!有人把水滴在玉面上,顆顆水滴不動時飽滿挺立,就像珍珠放在盤裡;水滴移動時走銀拉線,就像碧水滾荷葉,這是一塊百年難遇的好玉!蘇庫倫捶胸頓足,懊悔萬分……
李淑珍怕蘇庫倫反悔之後狗急跳牆,更怕有人渾水摸魚,趁亂搶劫,冷靜地立即請人僱車,把兩大塊石料運走了。當車要走時,有人提醒她:「還有三塊小料沒帶走!」
李淑珍說:「那就送給賣方吧。」這時,蘇庫倫臉色慘白,坐在地上悶頭抽菸。過了一會兒,他掄起一柄大鐵錘,猛地砸向一塊小料,石塊四分五裂,裡面沒有一點兒玉,再砸另兩塊也都一樣。這場撼人心魄的買賣在當地迅速傳開,蘇庫倫損失慘重,大丟臉面。
蘇庫倫決定再賭一把,這天他在一家石料場千挑萬選,花八千五百美元買下一塊重七十多公斤的上等原石。這是蘇庫倫緬甸之行的最後一搏,是「開窗」還是不開,他真拿不準主意了。
「開窗」就是在石料上削去一塊,露出一片裡面藏著的玉,這是行家所說的「窗玉」。「開窗」是要看石中有玉沒玉,也是看裡面玉的成色,供買方參考。有窗口的石料叫「窗石」,石主對有些石料吃不準,不知道裡面到底有沒有玉,再一個是吃不準玉究竟在石料的哪個部位,所以就不「開窗」。不「開窗」的原石叫「悶石」,「悶石」的價格遠不如「窗石」,刨開後沒發現玉的原石叫「損石」,「損石」的價格又遠不如「悶石」。原石刨損越多跌價越多,刨到後來可能一錢不值,刨還是不刨這實在是一場賭博。
蘇庫倫考慮了好幾天,最後決定「開窗」,然後又花了幾天時間推敲,這才選定了「開窗」的部位。他一個人關上門,手顫抖著一點點刨,不一會兒他眼睛一亮,石料露出一塊拇指甲大小的好玉。他已經贏定了,這時他又對開出的窗拉大不拉大猶豫不決了。窗口開大之後如果露出的地方沒有玉了,或者露出的玉質地不如原來的「窗玉」,價格一下子就得跌下去一大半。
如果拉窗後露出的都是玉,玉的質地比原來的「窗玉」好,甚至好得多,價格也瞬間暴漲。對一塊「拉窗口」的大石料來說,一刀下去,幾秒鐘價格上下就能差出幾十萬元。這就是「石頭瞬息變金山,金山剎那成石頭」。蘇庫倫考慮再三,決定不拉,要拉也要在拍賣現場拉,他請人將這塊窗石運到拍賣場。
這天,李凱勝父女正好也在這兒,自然而然地停在了蘇庫倫的攤位前。這塊石料從窗口看玉色碧綠,質地細膩,確實不錯。蘇庫倫開價三萬美元,價格不算高,只要「玉佔石」百分之十五就能保本。
李凱勝橫看豎瞧,細摸輕敲,打算買下來。李淑珍攔住父親說:「別忙,讓我聽聽。」她上前耳朵貼著「窗口」,用隨身攜帶的小銀錘仔細敲了敲「窗口」旁邊的石面,聚精會神地聽了一會兒,又在大石料表層認真地敲聽了一遍,然後走到父親身邊輕輕耳語道:「是貧石。」
「貧石」,是玉石界的行話,意思是石中的玉含量極少,通常不超過百分之五。李凱勝聽了女兒的話,決定不買了。周圍的玉石商對李淑珍相石水平早已知曉,上次和蘇庫倫的較量讓她名聲更響了,原來想買的不吭聲了,現場一片冷清。
蘇庫倫心裡記著上次的事,他瞪了李淑珍一眼,心裡罵道:又是中國妞壞事!他喊道:「沒有人買?那就拉『窗口』,開刀!」蘇庫倫說完就舉起了小鐵錘,人們都凝神屏息,瞪大了眼睛。蘇庫倫的刀工相當嫻熟,一刀下去不偏不倚,正好削掉拇指甲大小一片,露出的玉質地更加細膩純淨,顏色更加均勻調和,人們不禁驚嘆不已。按照規矩,是石主重新開價的時候了,蘇庫倫氣宇軒昂地喊道:「十萬!」不到一分鐘,這塊玉石就暴漲了七萬美元!玉石商們都搖頭嘆息起來,心裡懊悔不已,李凱勝舉手示意,打算買下來。李淑珍又把父親的手按下去了,再三勸他不要買。李凱勝猶豫好一陣子,最後還是聽了女兒的話。
現場也沒人敢買,蘇庫倫又喊道:「再拉『窗口』,用大鏟,最大的!」蘇庫倫亮出一把特大鏟子,又拿出一把比剛才大得多的錘子,現場的氣氛一下子更緊張了。開口用大鏟是極少的,蘇庫倫心裡也明白,他想在心理上壓倒李淑珍,報仇雪恨,才甘願冒這麼大的風險。
蘇庫倫又喊道:「我再問一聲,有沒有人願意以剛才的價格買下?」沒人應聲,蘇庫倫舉起了大錘子,這是以現有價格成交的最後時機,現場靜得簡直能聽到人們的心跳。誰都知道,這一刀下去,一出一入的價格比剛才更多。
還是沒有人願意買,蘇庫倫一鏟下去,鏟掉半個雞蛋大的一塊石片,露出的是更高級的「正綠」,深沉高雅,像夏天雨後的冬青葉!就這一瞬間,圍觀的人,有的呼天喊地;有的後悔得打自己的耳光!蘇庫倫興奮得眼睛瞪大著,臉紅脖子粗,喜淚滿面,在這場觸目驚心的賭博中,現在他成了大贏家!他莊嚴地宣布:「現在加價到三十萬!」李凱勝一步衝上前去,準備搶先和他籤單,李淑珍又一次拉住了父親。李凱勝怒氣衝衝地大聲呵斥:「我這次不能再聽你的話!我已經損失二十七萬美元了!」說完,他用力推開女兒,走上前去。
李淑珍眼看父親就要落筆了,她急中生智,喊道:「蘇庫倫,這是塊坑人的貨色,你敢不敢和我打賭?」人們驚訝地看看李淑珍又看看蘇庫倫,蘇庫倫冷笑著問道:「怎麼個賭法?」
李淑珍說道:「如果這塊料包著的玉超過百分之五,我輸給你五十萬美元;如果達不到,你把這塊石料給我就行了。」條件明顯對蘇庫倫有利,他惡狠狠地問道:「中國妹子,說話算數?」李淑珍沒理他,請人搬來現場的電動開料機,催促道:「請當面開料!」
開料按規定是從「窗口」背面入剖,隨著一陣尖厲的切割聲,刀片一點點切進石料。人們驚訝地發現,刀片所到之處,飛出的粉末都是石粉,根本沒切著玉。大料一切兩半,轟然倒地,哪一半都沒有玉色。
人群驚呼著,蘇庫倫慌了,接著又將每塊半料再「南北開」。大料被剖成四塊,內層還是沒有一點玉色。現場的騷動更大了,蘇庫倫滿頭是汗。刀片像切西瓜一樣,把石料一塊塊切開,分成八塊,分成十六塊,分成三十二塊,還是沒看見玉!這時每一塊石都不大了,用錘子敲開就行了,蘇庫倫知道身家性命就在這最後一遍開敲!
李淑珍冷靜地留下開過窗的一塊,這塊不敲也無關大局。她敲開一塊沒有玉,兩塊,十塊,二十塊……最後一塊敲完了,還是沒有玉!人們歡呼著:「李淑珍贏啦!」這是大家對李淑珍的讚賞,也是許多人對剛才沒買下石頭的由衷慶幸,蘇庫倫覺得天旋地轉,搖搖晃晃,一下癱倒在地……
蘇庫倫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在當地一家醫院裡,護士送來了他愛吃的飯菜。他悽慘地說:「我已經沒錢住院了。」其實,別說住院,他連回國的錢都輸光了。護士微笑著說:「您放心,有一位不願留名的人已經代您墊付了。」蘇庫倫想了好久都沒想出這人是誰。三天後,他臨出院時護士遞給他一個信封,裡面有兩千美元,足夠他回國了。裡面還有一封信,是李淑珍寫給他的。
蘇庫倫先生:
我們雖然是對手,可您畢竟是我父親多年的朋友。商戰無情人有情,現在您有困難,幫助您是應該的。如果您不願意接受,就權當那塊石料中剩餘的玉仍然還給您。
中國玉石交易界有句名言:「神仙難斷石包玉。」我的成功除了技術外,還有幸運,您的失誤也可能是運氣欠佳,我不能斷言在下次與您辨玉時一定再贏。勝負原本是商家常事,希望您不要對華商再有偏見。這樣我們可以合作得更好。
最後,要向您表示歉意的是,小女子年輕易衝動,在拍賣場上的行為對您有失禮貌,請您多多包涵。
蘇庫倫看完信後,羞愧難當!他不禁感嘆,做了這麼多年的玉石生意,一個中國女子今天教會他如何待人,「我遠不如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