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6:02:21 1
專利名稱:電動扳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電動扳手。
我們知道,安裝或拆卸螺栓及螺母,常常使用電動扳手,這種工具能產生非連續性的連續衝擊扭力,可快速地拆裝螺栓和螺母。一般地,電動扳手由機殼、電動機、工作頭、控制開關和把手組成,工作頭與電動機直通,電機負荷大,易燒損,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10秒鐘;目前,也有電動扳手在工作頭和電動機中間增設減速器,如專利902097407公開的電動扳手,其由前罩殼、工作頭、減速器、電動機及機殼組成,其減速器採用一級行星輪減速;專利932157955公開的電動工具,其採用兩級行星輪減速,以提高電機工作效率,但上述產品連續工作時間仍受電機負荷大、易燒損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構造合理,工作可靠,可有效地提高電動機使用壽命,延長連續工作時間的新型電動扳手。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電動扳手,其由殼體、電動機、減速齒輪機構、衝擊工作頭、控制開關和把手組成,其特徵在於減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減速齒輪機構和第二減速齒輪機構,第一減速齒輪機構設有一級輪和二級輪,一級輪裝在一偏心齒輪軸上,其由電動機輸出軸帶動、偏心齒輪軸和二級輪嚙合,二級輪裝在一中心齒輪軸上,中心齒輪軸與第二減速齒輪機構咬合,第二減速齒輪機構包括一組行星齒輪,行星齒輪裝在運動主軸上,運動主軸上套裝有衝擊工作頭。
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衝擊工作頭和電動機中間採用上述減速機構,其構造合理,合理的變速增加了電機的力量、延長了其使用壽命和可連續工作時間,提高了整機的工作效率,適合於做成大功率的電動扳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也是實施例的示意圖。
從圖中可看出,一種電動扳手,其由殼體1、電動機2、減速齒輪機構3、衝擊工作頭4、控制開關5和把手6組成,電動機2裝在殼體1後部,其輸出軸7從殼體1的開口部分伸出,輸出動力,衝擊工作頭4設在殼體1的前部,其套裝在運動主軸8上,運動主軸8上和衝擊工作頭內側都設有「八」字型溝槽9,它們之間嵌置有鋼珠10,運動主軸8上還套有彈簧11,衝擊工作頭可在運動主軸的帶動下旋轉並沿溝槽利用彈簧11的力量上下滑動,其外端設有扳軸12和套筒等,可快速地拆裝螺母等。控制開關5裝在手把6上,其可控制電機的正反轉,上述技術屬已有技術,此不詳述。
本實用新型在衝擊工作頭和電動機中間設有減速齒輪機構3,該機構包括兩組減速齒輪機構,第一減速齒輪機構設有一級輪21和二級輪22,一級輪21裝在一偏心齒輪軸23上,其可由電動機輸出軸通過中間體帶動,偏心齒輪軸23帶動二級輪22,二級輪22裝在中心齒輪軸24上,第二減速齒輪機構是一組行星齒輪25,由中心齒輪軸24帶動,它們裝在運動主軸8上。這樣,電機輸出動力通過二級變速、減速後傳輸給運動主軸8,進而傳遞給衝擊工作頭4上。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兩級齒輪變速機構和行星齒輪減速,其結構合理,能有效地提高電機輸出動力,延長電機使用壽命和連續工作時間,提高整機工作效率。經測試,本實用新型連續工作一小時,電機不會燒損。本實用新型可適於做成大功率電動扳手,用於拆裝各種螺母或螺絲。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扳手,其由殼體、電動機、減速齒輪機構、衝擊工作頭、控制開關和把手組成,其特徵在於減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減速齒輪機構和第二減速齒輪機構,第一減速齒輪機構設有一級輪和二級輪,一級輪裝在一偏心齒輪軸上,其由電動機輸出軸帶動,偏心齒輪軸和二級輪嚙合,二級輪裝在一中心齒輪軸上,中心齒輪軸與第二減速齒輪機構咬合,第二減速齒輪機構包括一組行星齒輪,行星齒輪裝在運動主軸上,運動主軸上套裝有衝擊工作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扳手,其由殼體、電動機、減速齒輪機構、衝擊工作頭、控制開關和把手組成,減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減速齒輪機構和第二減速齒輪機構,第一減速齒輪機構設有一級輪和二級輪,第二減速齒輪機構包括一組行星齒輪,本實用新型採用兩級齒輪變速和行星輪減速,其構造合理,能有效地提高電機輸出動力,延長其連續工作時間,提高整機的工作效率,可做成大功率的電動扳手,用於拆裝各種螺母或螺絲。
文檔編號B25B21/02GK2269272SQ9622857
公開日1997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7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7日
發明者盧雲亮 申請人:盧雲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