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1:35:26 2
專利名稱: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空氣壓縮機(英文為:air compressor)是氣源裝置中的主體,它是將原動機(通常是電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的裝置,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自空壓機流出的壓縮空氣內含有水分,在使用前需將壓縮空氣內的水分去除,常用方法為在連接空壓機和設備的氣體輸送管道上設置冷卻機,將壓縮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析出。但是只是經過冷卻機冷凝後,壓縮空氣中的水分不能被完全除去,影響後續設備的正常工作。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在氣體輸送管道上增設水分收集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利用該結構,可將冷卻機輸出的壓縮空氣中的水分進一步去除,提聞壓縮空氣的質量。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該水分收集裝置設於連接冷卻機和設備的氣體輸送管道上,所述水分收集裝置包括與該氣體輸送管道連通的豎直水管。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冷卻機高於所述設備設置,所述氣體輸送管道包括水平氣管,該水平氣管的近冷卻機端和近設備端分別連接有上、下豎直氣管,所述上、下豎直氣管的下方分別連接有第一、第二豎直水管。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第二豎直水管通過水平水管連通,該水平水管的下方連接有豎直的輸出水管。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輸出水管的下端設置有開關閥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水管的直徑小於所述氣管的直徑。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設於連接冷卻機和設備的氣體輸送管道上,進一步收集壓縮空氣內的水分,提高壓縮空氣的質量,利於設備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冷卻機;2、設備;3、水平氣管;4、上豎直氣管;5、下豎直氣管;6、第一豎直水管;7、第二豎直水管;8、水平水管;9、輸出水管;10、開關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0016]實施例一:參見圖1所示,一種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設於連接冷卻機I和設備2的氣體輸送管道上,所述水分收集裝置包括與該氣體輸送管道連通的豎直水管,所述水管的直徑小於所述氣管的直徑。本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機I高於所述設備2設置,所述氣體輸送管道包括水平氣管3,該水平氣管3的近冷卻機端和近設備端分別連接有上豎直氣管4和下豎直氣管5,所述上豎直氣管4的下方連接有第一豎直水管6,所述下豎直氣管5的下方連接有第二豎直水管7。所述第一豎直水管6和第二豎直水管7通過水平水管8連通,該水平水管8的下方連接有豎直的輸出水管9。所述輸出水管9的下端設置有開關閥門10。本實用新型設於連接冷卻機和設備的氣體輸送管道上,進一步收集壓縮空氣內的水分,提高壓縮空氣的質量,利於設備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水分收集裝置設於連接冷卻機(I)和設備(2)的氣體輸送管道上,所述水分收集裝置包括與該氣體輸送管道連通的豎直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機(I)高於所述設備(2)設置,所述氣體輸送管道包括水平氣管(3),該水平氣管(3)的近冷卻機端和近設備端分別連接有上、下豎直氣管(4,5),所述上、下豎直氣管(4,5)的下方分別連接有第一、第二豎直水管(6,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第二豎直水管(6,7)通過水平水管(8)連通,該水平水管(8)的下方連接有豎直的輸出水管(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出水管(9)的下端設置有開關閥門(10)。
5.根據權利要求廣4中任一項所述的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水管的直徑小於所述氣管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體輸送管道用水分收集裝置,設於連接冷卻機和設備的氣體輸送管道上,所述水分收集裝置包括與該氣體輸送管道連通的豎直水管。本實用新型設於連接冷卻機和設備的氣體輸送管道上,進一步收集壓縮空氣內的水分,提高壓縮空氣的質量,利於設備使用。
文檔編號F17D1/08GK202972534SQ20122063514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明者李慶銅 申請人:奇多精密塑膠(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