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1:34:36 2
專利名稱: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鋼結構生產領域,涉及埋弧焊,尤其是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
背景技術:
在鋼結構生產領域,特別是H型材及工字鋼生產中,由於工件體積大、重量大,通常採取固定工件,移動焊機的方式進行焊接,而焊接工作難度大,工人勞動強度高,且生產效率較低,焊接質量也較難保證,常規的龍門式焊接機送絲頭為固定結構、固定朝向,調整較為不便,無法滿足生產中需要改變焊接方向以及適當調整焊接位置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科學、操作方便、焊接精度高的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該轉向結構安裝在埋弧龍門焊的焊臂下部,包括焊臂支撐架、送絲電機、焊槍管、焊槍套管、劑儲料倉、焊劑盒,在焊臂支撐架下部安裝液壓裝置活塞杆由液壓驅動上、下伸縮移動,其特徵在於在該液壓裝置活塞杆的中部通過軸承鉸裝有一擺轉支架,在該擺轉支架上安裝送絲電機,該送絲電機驅動焊絲輸送給固裝在所述擺轉支架下端的焊槍管,該焊槍管外同軸套裝有一焊槍套管;在所述焊臂上部同軸固裝有一焊劑儲料倉,該焊劑儲料倉下端安裝有一焊劑盒,該焊劑盒通過送料管連通焊槍套管。而且,所述焊臂支撐架的下端安裝有一與門架移動方向同軸向的送絲機架,該送絲機架下端對稱安裝有兩滾輪。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焊接機的焊臂可以水平調節,焊臂還可以帶動焊槍上、下調整位置,並且將焊槍管通過擺轉支架安裝在焊臂下端,使焊槍管可靈活的擺轉調節方向,調節方便、定位精確,本焊接機在往復移動方向都可以進行焊接,有效提升生廣效率。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布置合理、操作方便、速度穩定、可靠性好,龍門式焊接機移動導向準確,與專用型鋼架配合焊接H型鋼,確保焊槍準確對中焊縫,焊接質量高,且在往復移動方向都可以進行焊接,顯著提升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圖;圖3為圖2中A-A向截面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該轉向結構安裝在埋弧龍門焊的焊臂下部,包括焊臂支撐架11、送絲電機4、焊槍管5、焊槍套管6、劑儲料倉1、焊劑盒2,在焊臂支撐架下部安裝液壓裝置活塞杆10由液壓驅動上、下伸縮移動從而調節焊槍高度,在該液壓裝置活塞杆的中部通過軸承鉸裝有一擺轉支架3,在該擺轉支架上安裝送絲電機,該送絲電機驅動焊絲輸送給固裝在所述擺轉支架下端的焊槍管,該焊槍管外同軸套裝有一焊槍套管;在所述焊臂上部同軸固裝有一焊劑儲料倉,該焊劑儲料倉下端安裝有一焊劑盒,該焊劑盒通過送料管連通焊槍套管,焊劑由焊槍套管流出輸送到焊縫上並覆蓋焊絲7,本結構可以靈活準確的調節焊槍位置,保證焊接效果。為了提升焊接工作中焊槍穩定性,在焊臂支撐架的下端安裝有一與門架移動方向同軸向的送絲機架9,如圖1至2所示,該送絲機架下端對稱安裝有兩滾輪8。本實用新型對電控系統及管線系統未作詳細描述。
權利要求1.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該轉向結構安裝在埋弧龍門焊的焊臂下部,包括焊臂支撐架、送絲電機、焊槍管、焊槍套管、劑儲料倉、焊劑盒,在焊臂支撐架下部安裝液壓裝置活塞杆由液壓驅動上、下伸縮移動,其特徵在於在該液壓裝置活塞杆的中部通過軸承鉸裝有一擺轉支架,在該擺轉支架上安裝送絲電機,該送絲電機驅動焊絲輸送給固裝在所述擺轉支架下端的焊槍管,該焊槍管外同軸套裝有一焊槍套管; 在所述焊臂上部同軸固裝有一焊劑儲料倉,該焊劑儲料倉下端安裝有一焊劑盒,該焊劑盒通過送料管連通焊槍套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焊臂支撐架的下端安裝有一與門架移動方向同軸向的送絲機架,該送絲機架下端對稱安裝有兩滾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埋弧龍門焊送絲轉向結構,該轉向結構安裝在埋弧龍門焊的焊臂下部,在焊臂支撐架下部安裝液壓裝置活塞杆由液壓驅動上、下伸縮移動,在該液壓裝置活塞杆的中部通過軸承鉸裝有一擺轉支架,在該擺轉支架上安裝送絲電機,該送絲電機驅動焊絲輸送給固裝在所述擺轉支架下端的焊槍管,該焊槍管外同軸套裝有一焊槍套管;在所述焊臂上部同軸固裝有一焊劑儲料倉,該焊劑儲料倉下端安裝有一焊劑盒,該焊劑盒通過送料管連通焊槍套管。本實用新型的焊臂可以水平調節,並且將焊槍管通過擺轉支架安裝在焊臂下端,使焊槍管可靈活的擺轉調節方向,調節方便、定位精確,本焊接機在往復移動方向都可以進行焊接,有效提升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3K9/18GK202861601SQ20122047995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明者陳洪利 申請人:天津市津莆鋼結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