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保衛戰電影開拍了沒(以衡陽保衛戰為原型)
2023-06-05 02:05:50
00:00
電影《援軍明日到達》海報。
9月2日上午,電影《援軍明日到達》在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小鎮開機。
紅網時刻衡陽9月2日訊(記者 蔣楠 李璐 通訊員 陸清芳 文蘭)9月2日上午,投資5個多億、以衡陽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援軍明日到達》在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小鎮開機。
《援軍明日到達》影片是根據1944年6月至8月發生在衡陽的戰役,中國軍隊以1.8萬將士和4000多衡陽民工抵禦日軍11萬兵力堅守47天,最終以我軍傷亡1.7萬餘人、日軍傷亡5萬餘人、整座衡陽城淪為廢墟的實際戰例(衡陽保衛戰)而創作的全景式戰爭大片。
電影故事的背景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當同盟國軍在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取得壓倒性勝利時,日軍大本營調集幾十萬精銳兵力在中國戰場發動一號作戰,企圖打通中國南北交通線,將中國戰區作為與同盟國軍最後的決戰戰場。在這場抗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戰役中,日軍僅用30多天就佔領了30多座城市,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全面潰退,日軍兩個師團和一個獨立步兵旅團迅速逼近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的樞紐衡陽,以儘快完成打通中國南北交通線的戰略企圖。於是發生了抗戰以來首例我軍孤軍守城、以一倍兵力抵禦日軍六倍兵力,日軍傷亡三倍於我軍、被阻47天,震驚中外的衡陽保衛戰。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同志親自撰文,高度讚揚了「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 。
「這就是我們將這部電影命名為《援軍明日到達》的來由,也藉此戰例形象詮釋中國人民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影片總製片人、總監製、編劇劉和平介紹。
《援軍明日到達》以光影的形式,使全國各族人民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勳,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湖南省委宣傳部將該部電影列為「十四五重點電影精品工程」,衡陽市委、市政府將這部電影列為「十四五重點文化建設工程」。
據悉,電影全程在衡陽取景拍攝,劇組陣容強大,集結了國內一流主創團隊和一流演員,由2000多人參演。經過四年的劇本創作和兩年的前期籌備,預計在一年內完成拍攝和後期製作,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部震撼的電影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