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5 07:38:31 1
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大龍葉10~13份,黨參15~22份,棕樹根10~13份,辮子草根10~13份,黃芪20~25份,鷹爪蓮13~18份,菊花12~16份,艾葉13~18份,冰糖10~16份;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方面藥效顯著,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不會造成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不易復發;另一方面且製備方法簡便,適於臨床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3]自汗、盜汗的臨床症狀表現為不因勞累活動,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現;多因營衛不和、熱熾陽明、暑傷氣陰、氣虛陽虛等引起,由於這種病症的表現不像很多常見疾病的臨床特徵較為明顯,且西藥副作用大,很多病患都不願意輕易進行藥物治療從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此外,現有的一些中藥製劑對一些氣虛型自汗病患的治療效果也都不是很好。
【發明內容】
[0004]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效顯著、見效快、成本低廉、不易復發的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
[0005]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由以下原料藥按照質量計組成:大龍葉10~13份,黨參15~22份,棕樹根10~13份,辮子草根10~13份,黃芪 20~25份,鷹爪蓮13~18份,菊花12~16份,艾葉13~18份,冰糖10~16份。
[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各原料藥用量按照質量計組成如下:大龍葉11份,黨參19份,棕樹根11份,辮子草根11份,黃芪23份,鷹爪蓮16份,菊花14份,艾葉16份,冰糖13份。
[0007]上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首先將黨參、黃芪和鷹爪蓮三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三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3~6倍,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後文火繼續煎煮25~30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
(3)往濾渣中加入大龍葉、菊花、艾葉,大火煮沸後繼續煎煮15~20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
(4)將棕樹根、鞭子草根研末,同冰糖一起與步驟(3)中的濾渣混合後,加入總重量3~6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20~25min後濾出藥液;
(5)將步驟(2)、(3)、(4)得到的藥液混合後文火煎煮10~15min後即得到所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
[0008]為更好的保證中藥煎煮效果,所述煎煮容器為砂鍋或搪瓷器皿。
[0009]有益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及其製備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方面藥效顯著,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不會造成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不易復發;另一方面且製備方法簡便,適於臨床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由以下原料藥按照質量計組成:大龍葉10份,黨參15份,棕樹根10份,辮子草根10份,黃芪20份,鷹爪蓮13份,菊花12份,艾葉13份,冰糖10份。
[0011]上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採用搪瓷器皿進行藥劑的煎煮,首先將黨參、黃芪和鷹爪蓮三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三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3倍,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後文火繼續煎煮25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
(3)往濾渣中加入大龍葉、菊花、艾葉,大火煮沸後繼續煎煮15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
渣;
(4)將棕樹根、鞭子草根研末,同冰糖一起與步驟(3)中的濾渣混合後,加入總重量3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20min後濾出藥液;
(5)將步驟(2)、(3)、(4)得到的藥液混合後文火煎煮lOmin後即得到所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
[0012]實施例2:
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由以下原料藥按照質量計組成:大龍葉11份,黨參19份,棕樹根11份,辮子草根11份,黃芪23份,鷹爪蓮16份,菊花14份,艾葉16份,冰糖13份。
[0013]上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採用搪瓷器皿進行藥劑的煎煮,首先將黨參、黃芪和鷹爪蓮三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三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4倍,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後文火繼續煎煮28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
(3)往濾渣中加入大龍葉、菊花、艾葉,大火煮沸後繼續煎煮18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
渣;
(4)將棕樹根、鞭子草根研末,同冰糖一起與步驟(3)中的濾渣混合後,加入總重量4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23min後濾出藥液;
(5)將步驟(2)、(3)、(4)得到的藥液混合後文火煎煮13min後即得到所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
[0014]實施例3:
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由以下原料藥按照質量計組成:大龍葉13份,黨參22份,棕樹根13份,辮子草根13份,黃芪25份,鷹爪蓮18份,菊花16份,艾葉18份,冰糖16份。
[0015]上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採用搪瓷器皿進行藥劑的煎煮,首先將黨參、黃芪和鷹爪蓮三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三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6倍,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後文火繼續煎煮30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
(3)往濾渣中加入大龍葉、菊花、艾葉,大火煮沸後繼續煎煮20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
渣;
(4)將棕樹根、鞭子草根研末,同冰糖一起與步驟(3)中的濾渣混合後,加入總重量6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25min後濾出藥液;
(5)將步驟(2)、(3)、(4)得到的藥液混合後文火煎煮15min後即得到所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
[0016]本發明主治由於氣虛、體虛等引起的自汗、盜汗症狀。以下通過臨床病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
(1)臨床資料及治療方法
以試驗組治療自汗患者50例,與對照組50例進行比較。試驗組:本發明中實施例1-3中所述的中藥藥劑,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連續服藥7天為1個療程;對照組:採用常規的藥物進行治療,每日三次,7天為1療程。
[0017]對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痊癒3個月內進行回訪,調查並記錄自汗、盜汗病症復發情況。
[0018](2)療效判定標準
a)顯效:治療5天後汗止,其他症狀消失。b)有效:治療5~7天後汗出明顯減少,其他症狀改善。
[0019]c)無效:出汗及其他症狀均無明顯減輕,甚至加重。
[0020](3)臨床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見表1。
[0021]表1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大龍葉10~13份,黨參15~22份,棕樹根10~13份,辮子草根10~13份,黃芪20~25份,鷹爪蓮13~18份,菊花12~16份,艾葉13~18份,冰糖10~16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大龍葉11份,黨參19份,棕樹根11份,辮子草根11份,黃芪23份,鷹爪蓮16份,菊花14份,艾葉16份,冰糖13份。
3.—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2)首先將黨參、黃芪和鷹爪蓮三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三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3~6倍,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後文火繼續煎煮25~30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3)往濾渣中加入大龍葉、菊花、艾葉,大火煮沸後繼續煎煮15~20min後濾出藥液,得到濾渣;(4)將棕樹根、鞭子草根研末,同冰糖一起與步驟(3)中的濾渣混合後,加入總重量3~6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25min後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20~25min後濾出藥液;(5)將步驟(2)、(3)、(4)得到的藥液混合後文火煎煮10~15min後即得到所述治療自汗的中藥藥劑。
【文檔編號】A61K36/889GK103656026SQ20131068481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卞佳林 申請人:青島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