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9:08:16 1
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以解決現有機頭存在流道包角過大,產生了死角,生產使用過程中易造成因熔融物料流動不暢而造成流道內堆積產生大量焦料的問題。它包括模體、模芯,所述模體包括芯模、第一螺旋套、第二螺旋套、第三螺旋套、外套體,所述芯模與第一螺旋套之間設有第一內熱流道,所述第一螺旋套與所述第二螺旋套之間設有第二內熱流道,所述第二螺旋套之間第三螺旋套之間設有第一外熱流道,所述第三螺旋套與所述外套體之間設有第二外熱流道,在模體下部設有分流託架,所述分流託架通過法蘭與所述外套體連接,所述分流託架內設有分流芯棒。本實用新型採用雙股進料,多流道分配,達到地面覆蓋薄膜持久耐用和可整張回收的目的。
【專利說明】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面覆蓋用塑料薄膜的成型機頭。
【背景技術】
[0002]我國農業用地面覆蓋塑料薄膜生產普遍採用聚乙烯吹塑成型工藝。吹塑薄膜機組中成型機頭是關鍵部件,其直接決定薄膜成型質量。現有專利「CN2710876Y —種塑料擠出成型機頭」是針對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物料在同一機頭而設計,其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第一:該機頭在流道設計上採用在芯棒或分流套外部延圓周方向逐層遞增分流道的方式,但由於流道包角過大,產生了死角,生產使用過程中易造成因熔融物料流動不暢而造成流道內堆積產生大量焦料。最終導致成型機頭需要頻繁拆機清理。第二:流道機械加工難度大,工業化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以解決現有機頭存在流道包角過大,產生了死角,生產使用過程中易造成因熔融物料流動不暢而造成流道內堆積產生大量焦料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包括模體、模芯,所述模體包括芯模、第一螺旋套、第二螺旋套、第三螺旋套、外套體,在所述芯模外依次設有第一螺旋套、第二螺旋套、第三螺旋套、外套體,所述芯模與第一螺旋套之間設有第一內熱流道,所述第一螺旋套與所述第二螺旋套之間設有第二內熱流道,所述第二螺旋套之間第三螺旋套之間設有第一外熱流道,所述第三螺旋套與所述外套體之間設有第二外熱流道,在模體下部設有分流託架,所述分流託架通過法蘭與所述外套體連接,所述分流託架內設有分流芯棒,所述分流芯棒與所述分流託架之間外腔為第一進料口,所述分流芯棒的內部設有中心腔,所述中心腔與所述第一內熱流道、第二內熱流道相貫通,所述第一進料口與所述第一外熱流道、第二外熱流道相貫通;所述模芯包括大模芯和小模芯,所述芯模上設有小模芯,所述小模芯上設有大模芯。
[0005]本實用新型採用雙股進料,多流道分配,熔融物料經內外螺旋流道分層成型之後再進行層合,最終成型的薄膜成型機頭。這樣不但可提高薄膜成型時薄厚均勻度,減小薄膜極限偏差。同時還可大幅提高薄膜機械強度和力學指標,從而達到地面覆蓋薄膜持久耐用和可整張回收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一種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圖1中A-A視圖;
[0008]圖3是圖1中B-B視圖。
[0009]附圖標記含義如下:[0010]1、調整環,2、大模芯,3、扣環,4、小模芯,5、外套體,6、第三螺旋套,7、第二螺旋套,
8、第一螺旋套,9、芯模,10、分流芯棒,11、第一進料口,12、第二進料口,13、法蘭,14、分流芯棒調整螺絲,15、分流託架,16、長槽,17、凹槽,91、第一內熱流道,81、第二內熱流道,71、第一外熱流道,61、第二外熱流道,101、中心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種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包括模體、模芯,模體包括芯模9、第一螺旋套8、第二螺旋套7、第三螺旋套6、外套體5,在芯模9外依次設有第一螺旋套8、第二螺旋套7、第三螺旋套6、外套體5,芯模9與第一螺旋套8之間設有第一內熱流道91,第一螺旋套8與第二螺旋套7之間設有第二內熱流道81,第二螺旋套7之間第三螺旋套6之間設有第一外熱流道71,第三螺旋套6與外套體5之間設有第二外熱流道61,在模體下部設有分流託架15,分流託架15通過法蘭13與外套體5連接,分流託架15內設有分流芯棒10,分流芯棒10與分流託架15之間外腔為第一進料口 11,分流芯棒10的內部設有中心腔101,中心腔101與第一內熱流道91、第二內熱流道81相貫通,第一進料口 11與第一外熱流道71、第二外熱流道61相貫通;模芯包括大模芯2和小模芯4,芯模9上設有小模芯4,小模芯4上設有大模芯2。小模芯4和大模芯2分別調整內外各自兩層物料層合及成型間隙;其下部通過緊固螺絲與芯模9連接。
[0013]外套體5上依次設有扣環3和調整環1,扣環3位於小模芯4的外圈部,調整環I位於大模芯2的外圈部,調整環I用於調整出料口間隙。
[0014]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內熱流道91、第二內熱流道81、第一外熱流道71、第二外熱流道61均為6條,分別均布在芯模9、第一螺旋套8、第二螺旋套7、第三螺旋套6的外部。相鄰套體外部的流道交錯排布,例如第一螺旋套8和第二螺旋套7上的第二內熱流道81與第一外熱流道71交錯30度角排布,第二螺旋套7和第三螺旋套6上的第一外熱流道71與第二外熱流道61交錯30度角排布。芯模9底部設有凹槽17和長槽16,凹槽17和長槽16相通,長槽16與第一內熱流道91相通。
[0015]外套體5底部通過緊固螺絲與分流託架連接,分流託架15底部設有調整螺絲14,用於調整間隙。
[0016]中心腔101的底部連接有第二進料口 12,第一進料口 11和第二進料口 12與擠出機進料口相通。工作時,吹塑薄膜機組螺杆擠出機將聚乙烯物料熔融擠出後,將熔融物料擠入成型機頭,具體流向為:由第一進料口 11和第二進料口 12流進分流託架15內,分流芯棒10中心的物料分為兩股,一股擠入第一內熱流道91內;另一股擠入第二內熱流道81內;分流芯棒10外圍的物料也分為兩股,一股擠入第一外熱流道71中,另一股擠入第二外熱流道61中,兩股內層物料在小模芯4的上部完成層合,兩股外層物料在大模芯2上部完成層合,內外層物料最終到達口模在調整環I再次層合,完成薄膜成型全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包括模體、模芯,其特徵在於:所述模體包括芯模(9)、第一螺旋套(8)、第二螺旋套(7)、第三螺旋套(6)、外套體(5),在所述芯模(9)外依次設有第一螺旋套(8)、第二螺旋套(7)、第三螺旋套(6)、外套體(5),所述芯模(9)與第一螺旋套(8)之間設有第一內熱流道(91),所述第一螺旋套(8)與所述第二螺旋套(7)之間設有第二內熱流道(81),所述第二螺旋套(7)之間第三螺旋套(6)之間設有第一外熱流道(71),所述第三螺旋套(6)與所述外套體(5)之間設有第二外熱流道(61),在模體下部設有分流託架(15),所述分流託架(15)通過法蘭(13)與所述外套體(5)連接,所述分流託架(15)內設有分流芯棒(10),所述分流芯棒(10)與所述分流託架(15)之間外腔為第一進料口(11),所述分流芯棒(10)的內部設有中心腔(101),所述中心腔(101)與所述第一內熱流道(91)、第二內熱流道(81)相貫通,所述第一進料口(11)與所述第一外熱流道(71)、第二外熱流道(61)相貫通;所述模芯包括大模芯(2)和小模芯(4),所述芯模(9)上設有小模芯(4),所述小模芯(4)上設有大模芯(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體(5)上依次設有扣環(3)和調整環(I),所述扣環(3)位於所述小模芯(4)的外圈部,所述調整環(I)位於大模芯(2)的外圈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內熱流道(91)、第二內熱流道(81)、第一外熱流道(71)、第二外熱流道(61)均為6條,分別均布在所述芯模(9)、第一螺旋套(8)、第二螺旋套(7)、第三螺旋套(6)的外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其特徵在於:相鄰套體外部的流道交錯排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用型地膜成型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模(9)底部設有凹槽(17)和長槽(16),所述凹槽(17)和長槽(16)相通,所述長槽(16)與所述第一內熱流道(91)相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耐用型地膜膜成型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託架(15)底部設有調整螺絲(14)。
【文檔編號】B29C47/12GK203567151SQ201320462764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孫林, 趙貴賓, 李城德, 嶽雲, 張智虎, 金鑫海 申請人:蘭州金土地塑料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