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5 06:45:06 1
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它包括機架,機架上有篩鬥,篩鬥與機架間通過彈性連杆呈固定連接。所述篩鬥上有呈傾斜布置的板狀篩網。其特點是所述篩鬥下方固定連接有振動電機。該裝置結構簡單,維修和使用成本較低,同時其振動頻率和振幅均可調整,可確保黃桃果肉和桃核被完全篩分,降低二次作業的機率,可降低加工成本。
【專利說明】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果蔬加工設備,具體說是安裝於黃桃自動挖核機後部用於篩分黃桃果肉和桃核的振動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黃桃是果蔬加工行業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加工原料,為了便於對其進行切片或其它深加工,首先必須對黃桃行進挖核處理,因此黃桃自動挖核機是黃桃加工的必備設備。而為了實現黃桃挖核的全自動化,挖核機的後部都需要安裝能夠將黃桃果肉和桃核進行篩分的振動下料裝置。
[0003]如圖1所示,傳統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都包括機架1,機架I上有篩鬥3,篩鬥3與機架I間通過彈性連杆2呈固定連接;所述篩鬥3上有呈傾斜布置的板狀篩網5 ;所述篩鬥3下方對應的機架I上有電機12,電機12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11,減速機11的輸出端上連接有偏心輪10,偏心輪10與篩鬥3間通過連杆9相連接。該裝置可通過電機12帶動減速機11上的偏心輪10轉動,偏心輪10的轉動轉變成連杆9和篩鬥3的前後往復運動,從而實現了篩鬥3的振動。當板狀篩網5上有挖核後的黃桃果肉和桃核經過時,篩鬥3的振動可以使桃核從板狀篩網5上的篩孔內落下,而果肉則順著板狀篩網5跳動至出料端進行收集,這樣就實現了黃桃果肉和桃核的篩分。但是,該裝置的振動機構較為複雜,維修和使用成本相對較高,而且一旦設備成型,其偏心輪10大小固定,只能通過調整電機12的轉速來控制篩鬥3的振動頻率,而其振幅無法調整,這樣很容易造成果肉和桃核沒有完全篩分,增加二次作業機率,提高了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維修和使用成本較低,同時其振動頻率和振幅均可調整,可確保黃桃果肉和桃核被完全篩分,降低二次作業的機率,可降低加工成本。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採取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有篩鬥,篩鬥與機架間通過彈性連杆呈固定連接。所述篩鬥上有呈傾斜布置的板狀篩網。其特點是所述篩鬥下方固定連接有振動電機。
[0006]其中,所述篩鬥包括側板和底板,所述側板位於板狀篩網的兩側,所述底板位於板狀篩網較高一端的下方且兩者呈平行布置,板狀篩網較低一端的下方有桃核出口。
[0007]採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由於本發明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採用在篩鬥下方直接固連振動電機的方式來取代現有技術的電機、減速機、偏心輪和連杆,使得該振動機構的結構簡單,可降低其維修和使用成本。同時,振動電機轉速和其自帶偏心塊的調整,可實現振動頻率和振幅的調整,即調整振動電機,就可以同時調整篩鬥的振動頻率和振幅,使得黃桃果肉和桃核被儘可能的完全篩分,從而降低了二次作業的機率,使得加工成本得到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傳統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0]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I上有篩鬥3,篩鬥3與機架I間通過彈性連杆2呈固定連接。所述篩鬥3上有呈傾斜布置的板狀篩網5。所述篩鬥3包括側板6和底板4,所述側板6位於板狀篩網5的兩側,所述底板4位於板狀篩網5較高一端的下方且兩者呈平行布置,板狀篩網5較低一端的下方有桃核出口 7。所述篩鬥3下方固定連接有振動電機8。
[0011]使用時,啟動振動電機8,由於篩鬥3與機架I間固定連接有彈性連杆2,彈性連杆2由於自身具有彈性,因此篩鬥3可以在振動電機8的帶動下振動,從而實現振動下料的功能。通過振動電機8的轉速和其自帶偏心塊的調整,就可以實現對篩鬥3的振動頻率和振幅的調整。
【權利要求】
1.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有篩鬥(3),篩鬥(3)與機架(1)間通過彈性連杆(2)呈固定連接;所述篩鬥(3)上有呈傾斜布置的板狀篩網(5);其特徵在於所述篩鬥(3 )下方固定連接有振動電機(8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桃自動挖核機振動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篩鬥(3)包括側板(6)和底板(4),所述側板(6)位於板狀篩網(5)的兩側,所述底板(4)位於板狀篩網(5)較高一端的下方且兩者呈平行布置,板狀篩網(5)較低一端的下方有桃核出口(7)。
【文檔編號】B07B1/46GK104289431SQ201410532843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1日
【發明者】季敏軍, 江水泉, 周波 申請人:江蘇楷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