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作品活著改編電視劇(餘華經典改編成電視劇)
2023-06-26 15:29:18 4
社長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福貴》這部劇前流淚了,每幾年社長都會拿出這部劇來回味一下,跟隨劇中主人公的悲喜活一輩子。在如今的社會氛圍中,大家把喜劇看的尤為重要,甚至認為「搞笑」是評判一部劇好壞的標準。其實不然,在電視劇60周年來臨之際,社長想用一部悲劇來重溫經典的味道,同時也想告訴大家,那個年代的福貴,現在還活著
電視劇《福貴》改編自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講述地主少爺徐福貴一生的經歷,期間描述了從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會的幾十年,中國農村的生活畫面和時事變遷。如果說看張藝謀電影《活著》是將一輩子的苦痛都在兩小時之內積在胸口,那麼這部《福貴》則是把愁怨放大而且加長,像是苦過了一輩子那麼久
福貴,無福無貴
劇中以陳創飾演的徐福貴作為主角,講述他曲折的一生。從一開始需要傭人背著走的紈絝地主少爺,到敗光家產的賭徒;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到飢餓潦倒的貧困農民;從情竇初開的少年,到承受喪子喪妻的老人。雖然名字叫福貴,可是這一輩子也沒有得到福得到貴
徐福貴是一個善良的樂天派,他雖然是地主家出身,但是對待傭人、佃農就像親人一樣,他常說:「少爺也是凡人,也要吃飯,也得放屁」雖然他經常惹出麻煩來,或者口出狂言,但是他的思想並沒有被封建的社會所束縛,他的思想其實是走在先前,所以常人才認為他是瘋子一樣的存在
他喜歡跳花鼓燈,但是在封建社會,那是窮人討飯的舞蹈,無視權勢的他依舊我行我素,甚至為幫佃農們討飯主動到米行跳起花鼓燈
花鼓燈是喜舞,他因為跳花鼓燈與愛妻陳家珍喜結連理,女兒鳳霞也因為跳花鼓燈掩蓋了啞巴的缺陷
但花鼓燈也是悲腔,在兒子有慶墳前跳一支花鼓燈為他送行,在愛妻陳家珍病榻前跳一支花鼓燈為她安眠。用他的一生所愛送走身邊的至親,是多麼殘酷的事情
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他的一生經歷了中國最大變革的幾十年。先後貫穿了打地主分田地、國內戰爭、新中國成立、大煉鋼、饑荒逃難、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等中國重要歷史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的窗口
在四十年代,福貴是紈絝子弟,遊手好閒,毫無目的的活著。福貴與父親的關係緊張,夫妻之間也存在隔閡,賭博使家庭變得混亂不堪。賭博的失利暗示著福貴命運的第一次轉折。福貴眼睜睜的看著父親死在自己面前,大夢初醒,如同當頭一棒
在五十年代,福貴踏實苦幹,開始為自己的生活而奮鬥,努力的活著。在被迫捲入戰爭後,憑著「我要活著回去」的信念,單純的活著,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而活著。而新中國的成立,同樣也預示著福貴的新生
在六十年代,有慶和鳳霞的死讓福貴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大喜,逐漸看淡生命的悲歡離合,日漸衰老的福貴面對「活著」這一人生課題,又一次給出了新的解釋: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悲劇也是一種源動力
《福貴》將人間世美好的事情毀滅,將醜惡的嘴臉顯露出來,這是身為現實主義作品的靈魂所在。黑白之顛倒有如暗無天日,壓抑得叫人著實領略了一把「活著」的滋味
陳掌柜用生命捍衛「孩子要長身體,餓著怎麼行」這條樸實的定理,而醫院院長為討好領導竟然可以將十幾歲孩子的血抽乾。當福貴得知自己心愛的兒子死於非命想要評理時,這位院長為了一己可恥的體面竟高呼「快叫公安局的人來……」
樸實善良的二喜似乎給福貴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亮,然而,文攻武鬥使一個原本腿腳不便的殘疾人雪上加霜。二喜的失足身亡再一次向觀眾展示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的毀滅
有時基調沉痛的劇情更能引發觀眾的理解和深思,感同身受的悲痛讓人仿佛也過了一輩子。但是,痛定思痛,回到現實中的我們,雖然沒有像劇中主人公的命運曲折,但是卻也找到了「活著」的動力——為了更好地活著
社長謹以此篇影薦向現實主義作品致敬,六十年的電視劇創作不會只局限於喜劇化的表演,未來更多的會是探究人性、發人深省的好劇。無論在哪個年代,《福貴》永遠活著,永遠存在於世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