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福建土樓叫什麼(土樓在什麼地方)
2023-06-27 01:45:29 1
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以及漳州市的南靖、華安等縣。
土樓,作為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建築史上也絕無僅有。到此參觀過的人們都被龐大而奇特的土樓震驚到了。參觀者們給土樓起了很多不同的名稱,如「從天而降的飛碟」,「衛星發射基地」,「時光隧道」等等。
俯瞰福建土樓群
一. 土樓的歷史沿革土樓始建於宋朝。不過早期的土樓規模較小,結構較簡單,大多沒有石砌牆基,裝飾也較粗糙,形式基本為正方形和長方形。
建造土樓,始於南遷而來的客家人。他們為了自己族群的生存和壯大,集中建造了這種全族人住在一起的房屋。
到了明朝,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土樓的建築形式日漸趨於考究,功能也向多樣化發展。後來漸漸形成了方形和圓形幾種模式。在清朝以及民國時期,隨著手工業蓬勃興起,人口的增長,閩南一帶居民對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於是,為維護家族的共同利益,讓眾多的宗親幾十人或幾百人聚族在一起的超大型土樓應運而生。
為了更加適應家族居住的安全,殿堂式的土圍樓以及方形、圓形等豐富多姿的土樓越來越多。到了晚期,外來文化的影響也在部分土樓的建造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永定的承啟樓外觀
二. 土樓的建築特點這種土樓以石塊為基礎,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築,配上竹木作牆骨牽拉,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固。建築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紅糖及蛋白都有,外牆厚達一米至兩米。
土樓具有防震、防火、防禦等多種功能。而且土樓的通風和採光良好,冬暖夏涼。在永定土樓——承啟樓內,可以容納一兩千人。他們以族群的形式同居在一起,充分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樓中可以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現存的土樓中以圓形的最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圓樓或圓寨。
永定土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民間建築典範。土樓內一般下堂為出入口,中堂居於中心,是家族聚會和迎賓待客的地方;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客家人不遠千裡來到他鄉,選擇了這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
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裡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一個家族小王國。御外凝內,是對土樓最恰當的歸納。
土樓裡面的景色
土樓內部細節
三. 土樓的文物價值和科研價值據專家考證,福建土樓共有3000多座。其中最古老的土樓已存在了1300年以上 。而最新的土樓則建於2001年。這說明,土樓不僅僅是歷史遺蹟,同時也是閩南一帶的現代建築。土樓的建築,也有很多值得當今建築學家們研究和借鑑的地方。
高3層以上的土樓,約佔全部土樓的80%。最大的土樓佔地面積達11519平方米,最高的有6層,直徑最長的圓樓有84米,規模最大的圓樓高4層、內外4環,400多個房間。
其中,現存的永定土樓規模最宏大、氣勢最恢宏,佔地500平方米。永定土樓中的「土樓王」承啟樓,在鼎盛時期曾經居住了800人。
專家考證後指出,華安縣是福建土樓的發祥地。如今的土樓,分為客家土樓和閩南土樓。華安的土樓均為閩南土樓——閩南原住民蓋的土樓,他們在客家人影響下,也逐漸蓋起了土樓。
各式土樓
2008年,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永定土樓被國外專家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它就像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
最可笑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當時最先進的「大鵬」間諜衛星剛剛上天不久。有一天,美國人分析衛星照片時發現,紅色中國不知何時建起了一大批巨大的、圓形的、類似射程在萬裡之外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基地。這一情況震驚了美方。最後他們發現,這些所謂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其實只是客家土樓。
美軍曾以為的飛彈發射井
這是我的原創文章,歡迎朋友們閱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