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脫幕牆開啟窗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2:25:36

本實用新型涉及幕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脫幕牆開啟窗。
背景技術:
為了室內空氣的流通,需要在幕牆上開啟若干窗戶,其中窗戶的玻璃上端可旋轉,下端為自由端,為了防止窗扇的脫落,一般會在窗戶上安裝防脫落結構,但是現有技術的防脫落結構複雜,並且安裝在室外,導致安全性能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防脫幕牆開啟窗,提高開啟窗使用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於安裝的防脫幕牆開啟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脫幕牆開啟窗,包括固定安裝於上橫梁的上窗框、固定安裝於下橫梁的下窗框以及安裝於上下窗框之間的窗扇組件,所述窗扇組件包括上窗扇、下窗扇以及安裝於上下窗扇室外面的玻璃,還包括防脫件,所述防脫件包括卡扣部和限位部;
所述上窗框的室外面的下端設有朝上設置的外鉤部,所述上窗扇包括安裝部以及沿安裝部室外面向上延伸的掛接部,所述掛接部的頂端設有與外鉤部相適配的內鉤部;
當開啟窗處於關閉狀態時,安裝部的上表面與上窗框的下表面之間設有用於安裝防脫件的安裝間隙,防脫件的卡扣部固定安裝於所述安裝部的上表面,所述限位部的頂部與所述安裝間隙的頂部設有第一防脫間距。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窗框的室外面設有向下凸出的下沿部,所述外鉤部設於下沿部的室外面,所述下沿部的室內面設有擋位凸條,所述擋位凸條與所述限位部的室外面之間設有第二防脫間距。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窗框固定安裝於所述上橫梁的下表面,所述下窗框固定安裝於所述下橫梁的上表面。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卡扣部和限位部均為平板狀,卡扣部和限位部垂直設置,所述限位部設於卡扣部靠近室外的一端。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上窗框的安裝部的上表面設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的開口設有擋邊,所述卡扣部的下表面設有與擋邊相匹配的凸起,安裝防脫件時,所述卡扣部的凸起限位於所述擋邊內。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窗框的室內面設有向下延伸的上擋板部,所述上窗扇的室內面設於上擋板部靠近室外的一側並與所述上擋板部之間設有上安全間距。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下窗框的室內面設有向上延伸的下擋板部,所述下窗扇的室內面設於下擋板部靠近室外的一側並與所述下擋板部之間設有下安全間距。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上窗框和上窗扇之間設置安裝間隙用來安裝防脫件,其中防脫件的卡扣部是用於將防脫件固定在上窗扇的部分,在窗扇組件推拉的過程中,防脫件會隨著窗扇組件一起旋轉,若內鉤部要向外脫落,防脫件的限位部會抵靠在上邊框頂部,防止出現脫落現象。另外,本實用新型將上下窗扇以及防脫件設於室內一側,可以提高裝置使用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脫幕牆開啟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窗框、上窗扇和防脫件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僅此聲明,本實用新型在文中出現或即將出現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等方位用詞,僅以本實用新型的附圖為基準,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限定。
參見附圖1至附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脫幕牆開啟窗,包括固定安裝於上橫梁1a的上窗框2、固定安裝於下橫梁1b的下窗框3以及安裝於上下窗框3之間的窗扇組件4,所述窗扇組件4包括上窗扇41、下窗扇42以及安裝於上下窗扇42室外面的玻璃4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部件的室外面均是指部件面向室外的那一面,對應的,部件的室內面均是指部件面向室內的那一面。
其中,所述上窗框2的室外面的下端設有朝上設置的外鉤部21,所述上窗扇41包括安裝部411以及沿安裝部411室外面向上延伸的掛接部412,所述掛接部412的頂端設有與外鉤部21相適配的內鉤部4121,本實用新型的開啟窗通過內鉤部4121旋轉設於外鉤部21實現窗扇組件4的開啟或者關閉,結構簡單,安裝便捷。
為了防止內鉤部4121脫離外鉤部21,本實用新型的開啟窗還包括防脫件5,所述防脫件5包括卡扣部51和限位部52。
當開啟窗處於關閉狀態時,安裝部411的上表面與上窗框2的下表面之間設有用於安裝防脫件5的安裝間隙6,防脫件5的卡扣部51固定安裝於所述安裝部411的上表面,所述限位部52的頂部與所述安裝間隙6的頂部設有第一防脫間距。通過在上窗框2和上窗扇41之間設置安裝間隙6用來安裝防脫件5,其中防脫件5的卡扣部51是用於將防脫件5固定在上窗扇41的部分,在窗扇組件4推拉的過程中,防脫件5會隨著窗扇組件4一起旋轉,若內鉤部4121要向外脫落,防脫件5的限位部52會抵靠在上邊框頂部,防止出現脫落現象。
進一步地,所述上窗框2的室外面設有向下凸出的下沿部22,所述外鉤部21設於下沿部22的室外面,所述下沿部22的室內面設有擋位凸條23,所述擋位凸條23與所述限位部52的室外面之間設有第二防脫間距。本實用新型的開啟窗還通過擋位凸條23與限位部52之間的限位作用作進一步地限位,加強防脫效果。
優選的,所述上窗框2固定安裝於所述上橫梁1a的下表面,所述下窗框3固定安裝於所述下橫梁1b的上表面。即將上窗扇41和下窗扇42限位於室內部分,提高裝置使用安全性。
作為卡扣部51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卡扣部51和限位部52均為平板狀,卡扣部51和限位部52垂直設置,所述限位部52設於卡扣部51靠近室外的一端。
上窗框2的安裝部411的上表面設有卡扣槽4111,所述卡扣槽4111的開口設有擋邊4112,所述卡扣部51的下表面設有與擋邊4112相匹配的凸起511,安裝防脫件5時,所述卡扣部51的凸起511限位於所述擋邊4112內。本實用新型的卡扣部51與上窗框2的安裝部411採用扣合連接形式,其結構簡單,安裝簡便。
所述上窗框2的室內面設有向下延伸的上擋板部24,所述上窗扇41的室內面設於上擋板部24靠近室外的一側並與所述上擋板部24之間設有上安全間距。保證上窗框2能夠正常旋轉,並且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所述下窗框3的室內面設有向上延伸的下擋板部31,所述下窗扇42的室內面設於下擋板部31靠近室外的一側並與所述下擋板部31之間設有下安全間距。保證下窗框3能夠正常旋轉,並且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