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要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2023-06-17 23:51:38 2
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蘇州園林、平遙古城、成都杜甫草堂......當人們遊歷在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也是最貼近一座城市的時刻,歷史文化遺產矗立千百年,默默塑造著一座城市的氣質和形象。「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歷史文化遺產則是這靈魂的載體,與整座城市息息相通。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對一個城市意義重大,應從傳承中華文明的戰略高度進行認識,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自1982年建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至今,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已走過40年。從最開始只有悠久歷史文化的24座古城到現在範圍擴大到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村落,保護的體系更加完整,141座城市、799個鎮村、6819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並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搶救和保護了一大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多年以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日臻完善,更多文化遺產得到的應有的保護,為後世留下豐富的精神食糧。且中國已有56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也將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名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也有了新的課題,雖然《城鄉規劃法》、《文物保護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不斷從實際出發,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的保護,但拆真建假、拆舊建新、開發式保護、割裂式保護等現象還時有發生,應進一步建立責任追究和懲處制度,對於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行為嚴管狠罰。城市化發展和遺產的保護要統一起來,應避免「一刀切」,既要避免「千城一面」失去城市特色,又要「以人為本」讓居民生活切實得到改善,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到平衡。既尊重歷史,又兼顧實際,既傳承文化,又與時俱進,讓保護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也需要在保護中創新。藉助3D列印、攝影測量、3D建模、照片重建技術、數字資料庫等現代先進科技,讓歷史文化遺產實現數位化高保真呈現,讓更多公眾在網際網路上體驗文物的全貌,為實現雲遊文化名城帶來新體驗,讓那些不會說話的文物藝術品、歷史建築等在「掌上活起來」,將千年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就是守護中華民族的魂,就是在傳承中華文脈,「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