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路橋梁澆築用混泥土鋼模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21:27:37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模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公路橋梁澆築用混泥土鋼模板。
背景技術:
橋梁澆築時,需要用模板圍住綁紮好的鋼筋骨架,再澆築混凝土成型,傳統邊梁模板與支撐固定連接,澆築完成拆卸模板時,由於模板工裝體積、重量都較大,模板拆卸不靈活,容易損傷已成型的混凝土,使其破損、脫落,影響澆築質量,尤其是第一塊模板的拆卸,更加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公路橋梁澆築用混泥土鋼模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公路橋梁澆築用混泥土鋼模板,包括後模、前模、側模和固定件,且側模位於前模和後模的兩側,所述後模的頂部兩側和背面的四個拐角處均設有安裝槽,所述前模的頂部兩側和正面的四個拐角處也均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部設有軸孔,所述固定件的一側焊接有鉸接軸,且鉸接軸的兩端插入軸孔內,所述側模對應固定件的位置均設有固定槽,且固定件嵌入固定槽內部,所述前模的內部上端設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焊接有旋轉把手。
優選的,所述後模的內側對應螺杆的位置設有定位槽。
優選的,所述後模、前模和側模的頂部均設有撬孔。
優選的,所述固定件為工字形,且安裝槽和固定槽的形狀與固定件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後模、前模和側模的連接處均設有密封條。
優選的,所述固定件的表面焊接有拉環。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公路橋梁澆築用混泥土鋼模板,通過固定件將後模、前模和側模之間連接起來,固定件均鉸接在後模和前模上,方便轉動;通過將固定件嵌入側模的固定槽內,達到固定的目的,同時,方便拆裝;通過轉動螺杆,方便將後模或者前模從混凝土剝離,省時省力;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拆裝方便,適於生產和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前模和側模連接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前模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模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件結構示意圖。
圖中:1後模、2前模、3側模、4安裝槽、5軸孔、6固定槽、7固定件、8鉸接軸、9螺孔、10螺杆、11旋轉把手、12定位槽、13撬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5所示的一種公路橋梁澆築用混泥土鋼模板,包括後模1、前模2、側模3和固定件7,且側模3位於前模2和後模1的兩側,所述後模1的頂部兩側和背面的四個拐角處均設有安裝槽4,所述前模2的頂部兩側和正面的四個拐角處也均設有安裝槽4,所述安裝槽4的內部設有軸孔5,所述固定件7的一側焊接有鉸接軸8,且鉸接軸8的兩端插入軸孔5內,所述側模3對應固定件7的位置均設有固定槽6,且固定件7嵌入固定槽6內部,所述前模2的內部上端設有螺孔9,所述螺孔9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一端焊接有旋轉把手11。
進一步的,所述後模1的內側對應螺杆10的位置設有定位槽12,方便對螺杆10的端部進行定位,便於螺杆10的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後模1、前模2和側模3的頂部均設有撬孔13,方便剝離前模2或者後模1之後剝離其他模板。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7為工字形,且安裝槽4和固定槽6的形狀與固定件7相對應,方便固定卡接。
進一步的,所述後模1、前模2和側模3的連接處均設有密封條,防止漏漿。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7的表面焊接有拉環,方便固定件7的拉合。
工作原理:在使用時,將固定件7嵌入固定槽6內部,對後模1、前模2和側模3進行固定,將混凝土倒入內部,當混凝土成型之後,打開後模1或者前膜2上的固定件7,轉動螺杆10,後模1或者前膜2在螺杆10的推力或者反作用力下就會剝離出混凝土,第一塊模板剝離後,其他的模板就很容易剝離了,再將其他模板用撬棍拆卸。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