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聚區統計工作意見(拆解區市半年報)
2023-06-18 08:27:59
風口財經記者石冰冰
隨著全國各個省份「半年報」的公布,地方也陸續出爐了上半年經濟「成績單」。
8月8日,青島市統計局官網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十區市生產總值,「北方第一區」黃島區強勢領跑,GDP總量突破2200億元億元大關。即墨區、膠州市、市南區經濟體量差距微乎其微,排在第2至第4位。嶗山區增速最快,達到5.2%。承擔起青島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的平度市、萊西市,同樣表現不俗。
一座城市澎湃向前,「虎頭」「熊腰」「豹尾」,每一個部分都不可或缺。既要「頭部區域」挑起「大梁」,也要有「腰部」和「尾部」力量做重要支撐,共同構成城市發展潛力和韌勁。
在青島發布2022年上半年十區市生產總值之際,風口財經通過「拆解」一座城,來探索一座活力城市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標準。
「頭部」區市挑大梁、擔重任
城區發展小則之於城市,大則之於國家、時代都至關重要。作為「北方第一區」,黃島區肩負著一系列國之重任,其表現還關乎青島的走勢。
2022年上半年,黃島區GDP總量繼續領跑,達到2214.77億元,增速達到5.1%。如果放到全省16地市中進行排名,黃島區經濟總量可以排在濟寧市之後、淄博市之前,位列第七位。
從經濟增長貢獻度來看,黃島區GDP佔全市的比重達到31.32%,比去年上半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
近年來,黃島區不負眾望,發展一騎絕塵。2021年,黃島區成為山東首個邁入4000億元大關的區市,不久前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百強區名單中,黃島區排名第四,穩坐的「北方第一區」。
黃島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國家級新區,黃島區經濟領頭羊的示範性意義不言而喻,而其承載的關注和期待,早已不局限於青島一城、山東一省,放眼北方,都有其獨特的意義。
目前,在全國僅有的19個國家級新區中,西海岸新區緊跟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位居全國第三。
同為區域發展核心的天津濱海新區,成績同樣有目共睹。2021年,濱海新區經濟總量為8760.15億元,佔天津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55.8%,可以說,濱海新區以一己之力支撐起「北方第二城」的發展,為天津經濟作出極大貢獻。
不過,區域稟賦不一,對於「頭部」區市來說,首先經濟體量要大,經濟體量越大,意味著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落實到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這篇大文章中,這些「頭部」的引領帶動作用自然不可或缺。
中堅力量撐起城市「腰杆」
城市的「腰部」區市,雖然經濟實力不如「頭部」,但是它們卻是一座城市的中堅力量,對於地區經濟實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上半年,嶗山區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GDP總量為516.08億元,經濟增速達到5.2%,全市第一。
「加速」是上半年嶗山發展的關鍵詞——今年上半年,嶗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比全市快了10.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1%,比全市快了18.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比全市快了1.1個百分點。
身為老城區,市南區上半年GDP總量達到711.77億元,位列全市第四,經濟增速為3.9%。作為曾經最繁華的老城區,由於城市發展重心的轉移,市南區經濟發展放緩,但在今年上半年3.9%的經濟增速,仍比全市高了0.2個百分點。
市南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數字背後是老城區關於突破發展瓶頸的思考。
今年上半年,市南區共引進億元以上內資項目52個,外資項目20個;新增山東省「瞪羚企業」6家,全部為高新技術企業;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深入調研繪製了集成電路、虛擬實境等數字經濟細分賽道的產業圖譜,發布未來城市場景清單11個……有產業的進化,更有空間面貌的重塑,百年中山路片區「煥新」,是新時代老城更新的路徑探索。
老城區如何在愈演愈烈的城區競爭中實現破局?關於這一點,南京鼓樓區的答案是「全域創新」。
通過深挖20所高校、120家科研機構、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教富礦」,鼓樓區努力做好校地融合文章;通過聚焦「消費提振、數字賦能、優化服務」,鼓樓持續釋放消費潛力,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站穩千億平臺,位居南京市第一;作為南京的中心城區,鼓樓區還率先完成城市化進程,更早感受到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性……
雖身為老城,但無論是青島的市南區,還是南京的鼓樓區,都在高位起跳謀突圍。
縣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
經濟學家張五常在其《中國的經濟制度》一書中提出「縣域競爭」理論,他認為,以縣域競爭為代表的地區間競爭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
城市的崛起不能只依靠大都市,縣域的發展同樣不能落下。青島的縣域,向來也是頗受關注的。
膠州、平度和萊西,承擔著青島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上半年,膠州市實現了對市南區的超越,GDP達到721.56億元,位居全市第三;平度和萊西分別以396.03億元、308.94億元的經濟總量,排在第8位和第9位。
不久前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百強縣榜單,青島三個縣級市全部入圍,膠州市位列第17、平度市位列第55、萊西市位列第69,展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和強勁的競爭力。
膠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縣域強則城市強」,要知道,曾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青島的縣域經濟都是默默無聞的。
眾所周知,江蘇的縣域經濟是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022賽迪百強縣榜單中,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6席。
其中,和青島經濟總量位列同一梯隊的無錫,其下轄的「強縣」江陰,今年上半年GDP達到2031.5億,同比增長0.7%,對無錫GDP的貢獻率達到了30.25%。雖受疫情影響江陰在經濟增速方面放緩明顯,但依靠著強大的民營經濟和製造業產業基礎,江陰整體的經濟表現依舊出色。
實際上,「怎樣的城市才算是一座活力城市」並無統一標準。一座城市能有現如今的發展,離不開每個地區的拼搏,但是每一座城市都值得作為一個樣本來觀察。在構成城市發展潛力和韌勁的「頭腰尾」中,每一個區市縣,都不可或缺,都是構成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