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6:55:31 5
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鳳眼蘭15份、大發汗12份、東紫堇16份、大葉磯松10份、長距鳥足蘭15份、飛龍掌血葉12份、二郎劍12份、百解馬兜鈴12份、春不見8份、刺楸8份、赤瓟根16份、滇藏方枝柏18份、白紫草12份、地星8份、阿里紅12份、多脈鵝耳櫪16份、伯樂樹13份、芭茅18份、矮腳南10份、打米花12份、阿魏側耳14份、對葉四塊瓦12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結腸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腹瀉是主要症狀,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裡急後重,有腹痛一便意一排便一緩解的特點。結腸炎腹痛一般多為隱痛或絞痛,常位於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現有食欲不振、腹脹、噁心、嘔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壓痛,有時能觸及痙攣的結腸。本病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與一些結腸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相似,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0003]對於結腸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0004]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鳳眼蘭【來源】雨久花科鳳眼蘭屬植物鳳眼蘭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Solms-Laub.,以全草入藥。春夏採集,洗淨,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用於中暑煩渴,腎炎水腫,小便不利。
[0005]大發汗【來源】為豆科植物白花藤蘿的根。全年可採。洗淨,切片,曬乾。【功能主治】發汗解表;祛風除溼;散瘀止痛。主感冒發熱;頭痛鼻塞;風溼痺痛;跌打損傷。
[0006]東紫堇【來源】為罌粟科植物東`紫堇的全草。春、夏季採收,洗淨,曬乾。【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止痛。主頭痛;胃腸痙攣痛。
[0007]大葉磯松【來源】為白花丹科植物大葉補血草的全草。夏、秋間採收,洗淨,曬乾。【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瘀血崩漏;宮頸癌。
[0008]長距鳥足蘭【來源】蘭科長距鳥足蘭Satyrium nepalensis D.Don,以塊莖入藥。【功能主治】補腎養心。主治腎虛腹痛,慢性腎炎,面足浮腫。
[0009]飛龍掌血葉【來源】為芸香科植物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 Lam.的葉。全年均可採收,鮮用。【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解毒。主刀傷出血;瘡癤腫毒;毒蛇咬傷。
[0010]二郎劍【來源】為菊科植物長穗兔耳風的全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功能主治】散瘀清熱;止咳平喘。主跌打損傷;血瘀腫痛;毒蛇咬傷;肺熱咳嗽;哮喘。
[0011]百解馬兜鈴【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香港馬兜鈴的根。夏、秋季採,洗淨,切片,曬乾。【功能主治】祛風利尿;清熱解毒。主水腫;淋病;風溼痺痛;腳氣溼腫;腸炎;痢疾;腿腺炎;乳腺炎;過敏性皮炎。
[0012]春不見【來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萁的根或全草。春季採挖,洗淨,曬乾或鮮用。【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平肝散結;祛風定驚。主肺癰;蛇咬傷;目赤;瘰癧;咳嗽;蛇毒;小兒急驚風;風溼痺痛;跌打損傷。
[0013]刺楸【來源】五加科刺楸屬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樹皮入藥。全年可採,洗淨切段,曬乾。【功能主治】祛風利溼,活血止痛。用於風溼腰膝酸痛,腎炎水腫,跌打損傷,內痔便血。[0014]赤瓞根【來源】為葫蘆科植物赤瓞的根。秋後採收,鮮用或切片曬乾。【功能主治】通乳;解毒;活血。主乳汁不下;乳癰;癰腫;黃疸;跌打損傷;痛經。
[0015]滇藏方枝柏【來源】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秋季果熟時採收,搓揉去外殼,取種子,晾乾,備用。【功能主治】祛風除溼;安神。主風溼痺痛;失眠。
[0016]白紫草【來源】紫草科長蕊斑種草屬植物長蕊斑種草Antiotrema dunnianum(Diels) Hand.-Mazz.,以根入藥。夏秋採集,切片曬乾。【功能主治】清熱養陰,解毒。用於陰虛發熱,尿路感染,肝炎;外用治口腔炎,瘡瘍腫毒。
[0017]地星【來源】為地星科真菌硬皮地星和尖頂地星的子實體。夏、秋季採收,去淨雜質,曬乾。【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腫;止血。主咳嗽;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凍瘡流水;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0018]阿里紅【來源】真菌類多孔菌科層孔菌屬苦白蹄Fomes officinalis (Vill.exFr.) Ames,以子實體入藥。夏秋採,除去粗皮曬乾或搓碎。【功能主治】溫肺化痰,降氣平喘,祛風除溼,活血消腫,利尿,解蛇毒。用於咳嗽,哮喘,胃痛,胃酸過多,尿路結石,腎炎,慢性風溼性關節炎,咽喉炎,牙周炎,毒蛇咬傷。
[0019]多脈鵝耳櫪【來源】為樺木科植物多脈鵝耳櫪的根皮。秋季採挖,剝取根皮,洗淨,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利溼通淋。主跌打損傷;癰腫;淋證。
[0020]伯樂樹【來源】為鍾萼木科植物鍾萼木的樹皮。夏、秋採收。【功能主治】治筋骨痛。
[0021]芭茅【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莖。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功能主治】清熱通淋;祛風和溼。主熱淋;石淋;白濁;帶下;風溼痺痛。
[0022]矮腳南【來源】為楝科植物單葉地黃連的全株。全年均可採,洗淨,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黃疸型肝炎;瘡癰;跌打損傷;胃痛。
[0023]打米花【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翼萼藤的根或全草。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切碎,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解表;行氣;活血;解毒。主感冒風寒;食滯腹脹;無名腫毒。
[0024]阿魏側耳【來源】為白蘑科真菌阿魏側耳的子實體。採收和儲藏:採收子實體,除去雜質,曬乾。【功能主治】行氣;消積;殺蟲。主胃痛;食積;蟲積。
[0025]對葉四塊瓦【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rs (Thunb.) Roem.etSchult.的莖葉。春、夏、秋三季採收,洗淨切碎,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祛風活血;解毒止癢。主感冒;咳喘;風溼疼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癤;月經不調。
【發明內容】
[0026]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癒結腸炎的目的。
[002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鳳眼蘭15份、大發汗12份、東紫堇16份、大葉磯松10份、長距鳥足蘭15份、飛龍掌血葉12份、二郎劍12份、百解馬兜鈴12份、春不見8份、刺楸8份、赤瓞根16份、滇藏方枝柏18份、白紫草12份、地星8份、阿里紅12份、多脈鵝耳櫪16份、伯樂樹13份、芭茅18份、矮腳南10份、打米花12份、阿魏側耳14份、對葉四塊瓦12份。[0028]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發明人2011年5月-2012年9月間共收集125例結腸炎的門診患者,年齡27-44歲,病程1-3年。隨機分為:治療組90例,空白組35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2.1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製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30天。
[0029]2.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30天。
[0030]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痊癒:臨床症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愈後觀察三個月未見復發。好轉:臨床症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0031 ] 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0032]表1 兩組療效比較____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鳳眼蘭15份、大發汗12份、東紫堇16份、大葉磯松10份、長距鳥足蘭15份、飛龍掌血葉12份、二郎劍12份、百解馬兜鈴12份、春不見8份、刺楸8份、赤瓞根16份、滇藏方枝柏18份、白紫草12份、地星8份、阿里紅12份、多脈鵝耳櫪16份、伯樂樹13份、芭茅18份、矮腳南10份、打米花12份、阿魏 側耳14份、對葉四塊瓦12份。
【文檔編號】A61P1/00GK103610979SQ201310645284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李凱 申請人: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