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矽單相交流三相直流兩用弧焊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6:50:56 2
專利名稱:可控矽單相交流三相直流兩用弧焊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電弧焊接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單相交流和三相直流可方便轉換的焊接設備,屬配電技術領域。
目前,普遍採用的手工電弧焊接設備,以單一品種為多,即單相交流、單相直流或三相直流等等,雖然,也有交直流兩用弧焊機,但是,又多是單相交流變單相直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節能的可控矽交直流兩用弧焊機,特別是利用可控矽去完成單相交流和三相直流變換的焊接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利用三個分體變壓器B1、B2、B3,將其初級繞組接在一個具有四組轉換觸點的轉換開關K1上,通過K1可以實現初級繞組的單相和三相變換。三個次級繞組接成雙星形電路,每個繞組的調壓調流分別由可控矽SCR1、SCR2、SCR3、SCR4、SCR5、SCR6完成,另由SCR7、SCR8、SCR9組成直流導向電路,分別接於兩組星形電路的公共輸出端之間和中性點之間,由SCR10、SCR11、SCR12構成交流導向電路,SCR7、SCR8、SCR9、SCR10、SCR11、SCR12的控制極分別接至交直流轉換開關K2的四組轉換觸點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原理圖圖2為同步控制脈衝觸發電原理圖;圖3為轉換開關K2的接線圖;本實用新型在做交流輸出時,三個分體變壓器B1、B2、B3的初級通過交直流轉換開關K1的轉換,為並聯運用,接通單相380V50HZ電源,其次級分別與SCR4、SCR5、SCR6組成正半周並聯組電路,與SCR1、SCR2、SCR3組成負半周並聯組電路,電壓為正半周時,轉換電路中SCR7、SCR8截止,SCR10、SCR11導通,電流經SCR10輸出至負載,再經SCR11、SCR4、SCR5、SCR6構成迴路。電壓為負半周時,轉換電路SCR9截止,SCR12導通,電流直接輸出至負載,再經SCR12、SCR1、SCR2、SCR3構成迴路,這樣,負載上所得到的是一個交變電流。
當直流輸出時,三個分體變壓器B1、B2、B3的初級通過交直流轉換開關K2的轉換,變成典型的星形接法,接通三相380V50HZ電源,次級與SCR1-SCR6即為雙星整流電路。電壓正半周時,轉換電路使SCR10、SCR11截止,SCR7、SCR8導通,電流經SCR7輸出至負載,再經濾波電抗L1、平衡電抗L2、SCR8、SCR4、SCR5、SCR6構成迴路。電壓負半周時,轉換電路使SCR12截止,SCR9導通,電流直接輸出至負載,再經濾波電抗L1、平衡電抗L2、SCR9、SCR1、SCR2、SCR3構成迴路,這樣,負載上得到的是一、方向不變的直流電流。
為了保護可控矽管,在其正負極上分別並接了一個阻容保護電路。R13為假負載。
同步控制脈衝觸發電路可採用現有技術,圖2提供了其中的一個實施例,該觸發電路的正半周觸發電路由BG1、BG2、BG3組成,負半周觸發電路由BG4、BG5、BG6組成。BG1、BG4起可變電阻的作用,基極電壓改變時,集電極至發射極之間的電壓也隨之變化,從而改變了電容C1、C2充電的時間常數,實現觸發脈衝移相的目的。當控制電壓UK增加時,BG1、BG4集電極電流加大,電容C1、C2充電速度加快,使電容兩端電壓達到單結管峰點電壓的時間提前,觸發脈衝前移,反之脈衝後移。同步信號的作用是使第一個觸發脈衝的相位相同,觸發脈衝經BG3BG6進行功率放大後,通過脈衝變壓器B1、B2輸出再經交直流轉換控制開關,控制可控矽控制極的觸發脈衝,達到交直流轉換的目的。
交直流轉換開關K2有四組轉換觸點用於交直流變換,其與脈衝變壓器B4、B5及可控矽觸發極之間的連接如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具有交直流轉換方便、功率因數高、噪音小、遠近距離電流調節簡便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單相交流三相直流兩用弧焊機,其特徵是主電路中的變壓器由三個分體變壓器B1、B2、B3組成,它們的初級通過開關K1接成三相星形和並聯單相二檔,它們的次級接成雙星形整流電路,每個繞組的調壓調流分別由可控矽SCR1、SCR2、SCR3、SCR4、SCR5、SCR6完成,另由SCR7、SCR8、SCR9組成直流導向電路,由SCR10、SCR11、SCR12組成交流導向電路,其控制極分別接至交直流轉換開關K2的四組轉換觸點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弧焊接專用的可控矽單相交流三相直流兩用弧焊機,它主要由三個分體變壓器取代了主電路中的變壓器,並且由可控矽SCR
文檔編號B23K9/09GK2060099SQ89218719
公開日1990年8月8日 申請日期1989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1989年11月3日
發明者劉志明, 李金英, 袁朗 申請人:劉志明, 李金英, 袁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