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
2023-06-17 17:50:41 1
專利名稱: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果脯食品的製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屬於食品領域。
背景技術:
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每百克含維生素C高達80毫克,遠遠高於蘋果和梨;還含有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胡蘿蔔素、核黃素等。這些營養素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對老年人的健康亦很有益。醫學認為,草莓味甘、性涼,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等功效,飯後食幾顆草莓,有助於消化開胃,健脾生津。目前市場上買到的草莓,一般食用方法大多是生食,但是食用起來會感到草莓味道單一,不夠適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設計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它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是一種製備工藝簡單、衛生的方法,且其製備的草莓果脯口感好、營養豐富。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製作工藝是選料一清洗一去蒂切分一果肉硬化處理一煮果脫水一糖煮一滲糖一烘乾一包裝;所述的選料是對草莓進行選料、清洗、去蒂、切分;所述的果肉硬化處理是將草莓放入0. 10-0. 16%的食用氯化鈣溶液中浸泡5-7小時進行硬化處理;所述的煮果脫水是在95_100°C下滾燙3-5分鐘,撈出冷卻,浙幹水分;所述的糖煮是配置濃度為70-80%的糖溶液,在90-95°C的溫度內煮15_25分鐘;所述的滲糖是在濃度為50-70%的糖溶液中浸泡12-15小時;所述的烘乾是撈出草莓,浙幹糖液,在60_65°C溫度下烘烤8-12小時,直至不沾手;所述的包裝是成品包裝。有益效果是食用方便,味道鮮美,製備工藝簡單,衛生,草莓味甘、性涼,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等功效,飯後食幾顆草莓,有助於消化開胃,健脾生津。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首先,選料一清洗一去蒂一切分,為以後各工序做準備;其次對果肉進行硬化處理,溶液中加入0.2%的食鹽,以增加果肉中的營養成分;再次,將果肉放入95-100°C下滾燙3-5分鐘,撈出冷卻,浙幹水分;將糖漬稱量出70%的幹糖粉配製濃度為70-80%的糖溶液,0. 2%的食鹽溶液或0. 2%的碘鹽溶液中用90-95 °C的溫度內煮15-25分鐘,果肉在這個過程中將大量脫水;在濃度為50-70%的糖溶液中浸泡12-15小時;撈出草莓,浙幹糖液,在 60-65°C溫度下烘烤8-12小時,直至不沾手,在此溫度範圍內,可以保持果肉原色,保證果肉質量;最後包裝,出草莓果脯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製作工藝是選料一清洗一去蒂切分一果肉硬化處理一煮果脫水一糖煮一滲糖一烘乾一包裝;所述的選料是指選用優質無病蟲害的草莓;所述的果肉硬化處理是將草莓放入0. 10-0. 16%的食用氯化鈣溶液中浸泡5-7小時進行硬化處理;所述的煮果脫水是在95-100°C下滾燙3-5分鐘,撈出冷卻,浙幹水分; 所述的糖煮是配置濃度為70-80%的糖溶液,在90-95°C的溫度內煮15-25分鐘; 所述的滲糖是在濃度為50-70%的糖溶液中浸泡12-15小時; 所述的烘乾是撈出草莓,浙幹糖液,在60-65°C溫度下烘烤8-12小時,直至不沾手; 所述的包裝是成品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煮果脫水過程中,使用0.2%的食鹽溶液煮果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煮果脫水過程中,使用0.2%的碘鹽溶液煮果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草莓果脯的製備方法,屬於食品領域;製作工藝包括選料→清洗→去蒂→果肉硬化處理→煮果脫水→糖煮→滲糖→烘乾及處理→包裝過程;有益效果是食用方便,味道鮮美,製備工藝簡單,衛生,草莓味甘、性涼,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等功效。
文檔編號A23G3/48GK102415467SQ201010296210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7日
發明者孟桂娟 申請人:孟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