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
2023-06-17 18:51:56 1
專利名稱: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煉鋼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以包芯線形式對鋼水進行鈣處理,是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研製出現的。經過近30 年的發展,目前已相當成熟,已成為現代鋼鐵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是,以往的矽鈣合金包芯線和鈣鐵線不能夠完全滿足所有鋼種精煉的需要,對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鋼種, 只要求加入純鈣,不能引入矽或其他有害元素的,現有的矽鈣合金包芯線就不適用。而且鈣鐵線、鈣鋁線由於鈣粉的比表面積較大,易產生氧化,而鐵粉的存在,還容易發生二次氧化。 同時現有的包芯線包覆層的帶鋼厚度不超過0. 4mm,在餵線過程中,達不到鈣在鋼水中以液態形式存在的臨界深度就反應完畢,有部分金屬鈣在反應前就以鈣蒸汽的形式揮發了,造成鈣的吸收率低,而且較薄的帶鋼厚度餵線時還易造成斷線,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煉鋼時鈣的吸收率高且不含有害微量元素的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採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將鈣錠除去表面氧化層雜質,所用鈣錠的理化指標為Ca ^ 97%,Si ( 0. 01%, N 彡 0. 1%,Ni 彡 0. 10%, Mn 彡 0. 05%, Al 彡 0. 80%, Cu 彡 0. 05%, Mg 彡 0. 80%, Fe 彡 0. 10% ; 第二步井式熔化爐加熱升溫至50(TC,加入第一步處理好的鈣錠,繼續升溫至850°C, 保持溫度直至鈣錠完全熔化;然後向爐內加入鈣錠重量1. 5%的氯化鈉進行稀釋,並將爐內渣層除去,得到金屬鈣液;
第三步把上述金屬鈣液倒入鈣棒模具,冷卻成型後取出鈣棒料; 第四步將第三步鑄成的鈣棒料加工成直徑130mm、長度480—500mm的表面光滑的鈣棒,浸臘後室溫下充氮氣保存;
第五步選取直徑7-7. 5mm的鈣絲模具,將其在預熱爐內預熱至300-340°C,將第四步製得的鈣棒放入加熱爐內加熱至300--350°C,將預熱好的鈣絲模具和鈣棒放入擠壓機,擠壓出斷面直徑7-7. 5mm的鈣絲,把擠出的鈣絲纏繞成線卷,充氮氣保存;
第六步選用厚度0. 5-0. 55mm的鋼帶料,將鋼帶料的兩側邊沿上述製成的鈣絲軸向包裹、壓緊後,疊合卷制形成3mm寬的卷邊,即可將鈣絲完全包覆在鋼帶內,得到包芯線成品, 成品包芯線的直徑為8-10mm,每米重量200_220g。成品包芯線纏繞成線卷保存。適合冶煉的鋼種為SPHC、SWRCH8A、SWRCH35。鋼水經過LF爐精煉後進行餵線,餵線速度1.5-2. 2m/s,餵入量350米。餵線畢靜吹5分鐘。餵線後鈣的吸收率穩定,平均為 26. 9%,比餵入矽鈣合金包芯線的吸收率高出14-16個百分點,軋出的鋼質量非常穩定。
本發明優點在於工藝簡單、無需特殊生產設備,製造成本低。生產出的成品純鈣包芯線包覆層厚度適中,同時帶有卷邊,提高了餵料時的穿透能力,使包芯線可達到鈣的臨界深度以下,在鈣未形成蒸汽前就與鋼水進行了反應,提高了鈣的吸收率,降低了包芯線的消耗,也降低了生產廠家的噸煉鋼成本。
圖1本發明包芯線包覆前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成品包芯線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將直徑300-350mm、長度300-700mm的鈣錠用鋼刷除去表面氧化層雜質,裝入原料周轉箱備用;所用鈣錠的理化指標為Ca彡97%,Si ^ 0. 01%, N彡0. 1%,Ni ^ 0. 10%, Mn 彡 0. 05%, Al 彡 0. 80%, Cu 彡 0. 05%, Mg 彡 0. 80%, Fe 彡 0. 10% ;
第二步,把井式熔化爐加熱升溫至500°C,根據熔煉鍋的大小加入第一步處理好的鈣錠,繼續升溫至850°C,保持溫度直至鈣錠完全熔化;然後向熔煉鍋內加入鈣錠重量1. 5%的氯化鈉進行稀釋,並將鍋內渣層除去,得到金屬鈣液;
第三步,把上述金屬鈣液用單臂提升機提起依次倒入鈣棒模具,冷卻成型後取出鈣棒
料;
第四步,將第三步鑄成的鈣棒料經車床加工成直徑130mm、長度480—500mm的表面光滑的鈣棒,浸臘(液體石蠟)後室溫下充氮氣密封保存;
第五步,選取直徑7-7. 5mm的鈣絲模具,將其在GWJ0. 1型模具預熱爐內預熱至 300-340 °C,將第四步製得的鈣棒入KGPS-160-1型鈣棒預熱爐加熱至300—350 °C,開啟 YJQ800型擠壓機,將預熱好的鈣絲模具和鈣棒放入擠壓機內,擠壓出斷面直徑7-7. 5mm的鈣絲,鈣絲的密度為1. 54g/cm3 ;把擠出的鈣絲纏繞成線卷,室溫下充氮氣密封保存;
第六步選用厚度0. 5-0. 55mm的Q195、08A1鋼帶料,用GBS—6型包芯線成型機將鋼帶料的兩側邊沿上述製成的鈣絲軸向包裹、壓緊後,疊合卷制形成3mm寬的卷邊,即可將鈣絲完全包覆在鋼帶內,得到包芯線成品,成品包芯線的直徑為8-10mm,每米重量200-220g。將製得的成品包芯線纏繞成線卷儲存備用。鋼帶料包覆鈣絲前的結構如圖1所示,厚度0.5-0. 55mm鋼帶包覆層1,鈣含量大於 97%、直徑7-7. 5mm的金屬鈣絲芯體2,鋼帶包覆芯體後疊合卷製成的寬度L=3mm的卷邊3, 成品包芯線的直徑為8-10mm,成品包芯線的結構如圖2所示。冶煉時,使用本發明的優點主要體現在
1、產品不易氧化,保質期更長;
2、由於鋼帶包覆層的厚度增加且有卷邊的支撐作用,餵線時包芯線可以達到鈣的臨界深度之下,鈣的吸收率高;
3、對特殊要求的鋼種不會帶入其他汙染物;
4、餵線時不易斷線,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5、用量更少,降低了噸鋼的冶煉成本。
權利要求
1. 一種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將鈣錠除去表面氧化層雜質,所用鈣錠的理化指標為Ca ^ 97%,Si ( 0. 01%, N 彡 0. 1%,Ni 彡 0. 10%, Mn 彡 0. 05%, Al 彡 0. 80%, Cu 彡 0. 05%, Mg 彡 0. 80%, Fe 彡 0. 10% ; 第二步井式熔化爐加熱升溫至50(TC,加入第一步處理好的鈣錠,繼續升溫至850°C, 保持溫度直至鈣錠完全熔化;然後向爐內加入鈣錠重量1. 5%的氯化鈉進行稀釋,並將爐內渣層除去,得到金屬鈣液;第三步把上述金屬鈣液倒入鈣棒模具,冷卻成型後取出鈣棒料; 第四步將第三步鑄成的鈣棒料加工成直徑130mm、長度480—500mm的表面光滑的鈣棒,浸臘後室溫下充氮氣保存;第五步選取直徑7-7. 5mm的鈣絲模具,將其在預熱爐內預熱至300-340°C,將第四步製得的鈣棒放入加熱爐內加熱至300--350°C,將預熱好的鈣絲模具和鈣棒放入擠壓機,擠壓出斷面直徑7-7. 5mm的鈣絲,把擠出的鈣絲纏繞成線卷,充氮氣保存;第六步選用厚度0. 5-0. 55mm的鋼帶料,將鋼帶料的兩側邊沿上述製成的鈣絲軸向包裹、壓緊後,疊合卷制形成3mm寬的卷邊,即可將鈣絲完全包覆在鋼帶內,得到包芯線成品, 成品包芯線的直徑為8-10mm,每米重量200_220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煉鋼用純鈣實芯包芯線的生產方法,首先將鈣錠除去表面氧化層雜質,熔化爐加熱升溫將鈣錠熔化;加入鈣錠重量1.5%的氯化鈉稀釋、除渣,得到金屬鈣液,將其倒入模具冷卻成型,加工成表面光滑的鈣棒,浸臘後室溫下充氮氣保存,將鈣絲模具和鈣棒加熱放入擠壓機,擠壓出鈣絲,將鋼帶料的兩側邊沿鈣絲軸向包裹、壓緊,疊合卷製成3mm寬的卷邊,得到包芯線成品。本發明優點在於工藝簡單、無需特殊生產設備,製造成本低。成品純鈣包芯線包覆層厚度適中,同時帶有卷邊,提高了餵料時的穿透能力,使包芯線可達到鈣的臨界深度以下,提高了鈣的吸收率,降低了包芯線的消耗,也降低了生產廠家的噸煉鋼成本。
文檔編號C21C7/00GK102424891SQ20111040826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周宏偉, 羅文斌 申請人:鄭州萬隆冶金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