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砂型鑄造管件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1:51: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模具,具體涉及一種砂型鑄造管件模具。
背景技術:
鑄件生產中,由於下芯設備及造型設備的影響,芯子的位置往往會有微量的偏移,為了防止帶芯子類管件模具生產過程中芯子與鑄件型腔發生蹭砂現象,芯子與芯頭之間設計時都有配合間隙。配合間隙大時,容易產生大的毛刺,配合間隙小時,容易蹭砂子,產生廢品。我們生產的球鐵材質鑄造管件,主要應用在高檔建築五金件及水系統連接件上,根據我廠DISA造型線的實踐經驗發現,鑄造該類管件時,芯子與芯頭的配合間隙至少要保證在0.4mm以上才能保證生產的鑄件不發生蹭砂現象,但是這樣的配合間隙生產後的鑄件往往會產生大的毛刺,給鑄件後續打磨處理造成很大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在型腔鑲塊端部及芯頭之間設置擋砂環鑲塊,通過改變其高度,可以輕鬆改變型腔鑲塊與芯子之間的配合間隙,同時也解決了鑄件打磨量大這一難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提出了一種砂型鑄造管件模具,包括管狀型腔、芯子及芯頭,型腔端部設置有型腔鑲塊,型腔鑲塊與芯頭之間設置有擋砂環鑲塊,擋砂環鑲塊與芯頭及型腔鑲塊固定連接。
所述擋砂環鑲塊與芯子之間的配合間隙為0.3~0.6mm,芯子與芯頭的配合間隙為0.1~0.4mm。
所述擋砂環鑲塊的寬度為5~10mm。
所述擋砂環鑲塊與芯子之間的配合間隙為0.4mm,芯子與芯頭的配合間隙為0.2mm,擋砂環鑲塊的寬度為5mm。
本實用新型的擋砂環鑲塊設置在芯頭與鑄件型腔鑲塊端部,將擋砂環與芯子之間的配合間隙設計為0.3~0.6mm,擋砂環的寬度為5~10mm,這樣,芯子與芯頭的配合間隙可減少到0.1~0.4mm,在起到很好定位作用的同時,使得鑄造後的管件既無蹭砂,同時鑄件的飛邊毛刺也很短,很容易在鑄件拋丸過程中去除。生產過程中有時芯子需要調整尺寸,為了保證芯子與擋砂環的合理配合間隙,本實用新型中的擋砂環鑲塊設計為一個單獨的鑲塊,通過調整擋砂環鑲塊的高度即可輕鬆調節它與芯子之間的配合間隙,從而適應不同的生產線需要。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管件模具上增加擋砂環鑲塊結構,改善了管件生產過程中的蹭砂現象,同時減少了鑄件後續的打磨量,提高了打磨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調整性強、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Ⅰ處放大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1-芯子,2-芯頭,3-擋砂環鑲塊,4-型腔鑲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2的砂型鑄造管件模具,包括管狀型腔、芯子1及芯頭2,型腔端部設置有型腔鑲塊4,型腔鑲塊4與芯頭之間設置有擋砂環鑲塊3,擋砂環鑲塊3與芯頭2及型腔鑲塊4固定連接。擋砂環鑲塊3與芯子1之間的配合間隙為0.3~0.6mm,芯子1與芯頭2的配合間隙為0.1~0.4mm,擋砂環鑲塊3採用鑄鐵材質製成,其寬度為5~10mm。生產中採用的最佳數據如下:擋砂環鑲塊3與芯子1之間的配合間隙為0.4mm,芯子1與芯頭2的配合間隙為0.2mm,擋砂環鑲塊3的寬度為5mm。擋砂環鑲塊3設置為單獨的鑲塊,便於根據芯子的尺寸調整擋砂環鑲塊3與芯子1的配合間隙。
採用本實用新型鑄造而成的管件既無蹭砂,同時鑄件的飛邊毛刺也很短,減少了後續的打磨工作量,具有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