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22:25:0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網絡通訊技術領域,且尤其涉及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銀行服務方式正在發生改變,從傳統的櫃檯辦理到網上銀行,銀行業也在緊跟著時代的步伐。轉帳業務室銀行的傳統業務,人們去轉帳往往要去櫃檯或者ATM機上進行操作,這種方式既浪費時間,給客戶帶來不便,網上轉帳又需要使用帶有證書的電腦或者隨身攜帶U盾,操作繁瑣且移動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方法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浪費時間或操作繁瑣且移動性較差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技術方案是: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包括支付客戶端、收款客戶端、帳戶數據處理平臺和銀行終端伺服器,所述支付客戶端、收款客戶端分別與所述帳戶數據處理平臺無線通訊連接,所述帳戶數據處理平臺與所述銀行終端伺服器無線通訊連接;
其中所述帳戶數據處理平臺包括數據傳輸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加密模塊和解密模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通過所述加密模塊連接至所述支付客戶端且所述數據傳輸模塊與所述加密模塊雙向通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通過所述解密模塊連接至所述收款客戶端且所述數據傳輸模塊與所述解密模塊雙向通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還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模塊且所述數據處理模塊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雙向通訊,所述數據處理模塊與所述銀行終端伺服器無線通訊連接。
進一步的是,所述加密模塊為生物信息加密裝置或編碼加密裝置,所述解密模塊為生物信息解密裝置或編碼解密裝置,其中所述生物信息加密裝置由加密晶片、與所述加密晶片連接輸入模塊和電子鑰匙和狀態指示燈組成,所述生物信息解密裝置由解密晶片、與所述解密晶片連接的輸出模塊和電子鑰匙和狀態指示燈組成,且所述編碼加密裝置和編碼解密裝置通過編解碼器進行信息轉換。該單元由支付方和收款方同時進行密碼驗證,方能進行交易,增加了支付的安全性能。
進一步的是,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包括數據接收模塊、數據匹配運算模塊、數據調用模塊和數據發送模塊,所述數據接收模塊通過數據傳輸模塊連接支付客戶端,所述數據發送模塊通過數據傳輸模塊連接收款客戶端,所述數據調用模塊連接銀行終端伺服器,所述數據匹配運算模塊分別連接數據接收模塊、數據調用模塊和數據發送模塊;連接支付方、付款方和銀行,通過對支付方和付款方信息的匹配和驗證,完成雙方交易。
進一步的是,所述無線通訊採用網絡通訊,實現行動支付功能。
進一步的是,所述網絡通訊採用GPRS、3G或4G網絡通訊;通用性強。
進一步的是,所述數據接收模塊和所述數據接收模塊可為無線接收模塊或有線數據接收模塊;其中所述無線接收模塊為藍牙模塊,所述有線數據接收模塊為RS232數據線。
進一步的是,所述數據匹配運算模塊包括殼體、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數據接收模塊連接的輸入端子、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數據發送模塊連接的輸出端子、計算晶片以及與所述數據調用模塊連接的I/O接口單元。
進一步的是,所述數據調用模塊包括CPU、DMA接口模塊、驅動所述DMA接口模塊工作的DMA控制器、連接所述數據傳輸模塊的I/O接口單元。
採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利用移動客戶端實現用戶之間移動性轉帳和交易,無需使用帶有證書的電腦或者隨身攜帶U盾,隨時隨地即可進行交易,既保證了轉帳的安全性,又拓寬了轉帳渠道,數據傳輸快捷、方便,實用性強,適用性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中數據處理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一種網絡轉帳行動支付系統,包括支付客戶端、收款客戶端、帳戶數據處理平臺和銀行終端伺服器,所述支付客戶端、收款客戶端分別與所述帳戶數據處理平臺無線通訊連接,所述帳戶數據處理平臺與所述銀行終端伺服器無線通訊連接;
其中所述帳戶數據處理平臺包括數據傳輸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加密模塊和解密模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通過所述加密模塊連接至所述支付客戶端且所述數據傳輸模塊與所述加密模塊雙向通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通過所述解密模塊連接至所述收款客戶端且所述數據傳輸模塊與所述解密模塊雙向通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還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模塊且所述數據處理模塊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雙向通訊,所述數據處理模塊與所述銀行終端伺服器無線通訊連接。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化方案,所述加密模塊為生物信息加密裝置或編碼加密裝置,所述解密模塊為生物信息解密裝置或編碼解密裝置,其中所述生物信息加密裝置由加密晶片、與所述加密晶片連接輸入模塊和電子鑰匙和狀態指示燈組成,所述生物信息解密裝置由解密晶片、與所述解密晶片連接的輸出模塊和電子鑰匙和狀態指示燈組成,且所述編碼加密裝置和編碼解密裝置通過編解碼器進行信息轉換;該單元由支付方和收款方同時進行密碼驗證,方能進行交易,增加了支付的安全性能。
如圖2所示,其中,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包括數據接收模塊、數據匹配運算模塊、數據調用模塊和數據發送模塊,所述數據接收模塊通過數據傳輸模塊連接支付客戶端,所述數據發送模塊通過數據傳輸模塊連接收款客戶端,所述數據調用模塊連接銀行終端伺服器,所述數據匹配運算模塊分別連接數據接收模塊、數據調用模塊和數據發送模塊;連接支付方、付款方和銀行,通過對支付方和付款方信息的匹配和驗證,完成雙方交易。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化方案,所述無線通訊採用網絡通訊,實現行動支付功能。
在本實例中,所述網絡通訊採用但不限於GPRS、3G或4G網絡通訊;通用性強。
所述數據接收模塊和所述數據接收模塊均為RS232數據線。
所述數據匹配運算模塊包括殼體、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數據接收模塊連接的輸入端子、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數據發送模塊連接的輸出端子、計算晶片以及與所述數據調用模塊連接的I/O接口單元。
所述數據調用模塊包括CPU、DMA接口模塊、驅動所述DMA接口模塊工作的DMA控制器、連接所述數據傳輸模塊的I/O接口單元。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
假設用戶A對用戶B進行支付轉帳,支付用戶A在支付客戶端生成轉帳信息,然後通過數據傳輸模塊將生成的轉帳信息傳輸到帳戶數據處理模塊,帳戶數據處理模塊接收行動支付終端的轉帳信息,再通過數據處理模塊進行數據處理,處理後的數據信息由收款客戶端驗證轉帳信息,然後從銀行終端伺服器分析調用和處理轉帳信息,最後在接收用戶的收款客戶端接收轉帳信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