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21:57:16 1
專利名稱: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能夠節省氣體燃料的燃氣灶。
背景技術:
現在的燃氣灶,沒有灶膛,熱會大量傳播到空中去,浪費能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節省氣體燃料的燃氣灶。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在燃氣灶的灶心外安漏鬥形的灶膛,「漏鬥」小頭為灶心的外筒,雙層,大頭為灶口的圍屏,雙層。在灶膛中設置上進風系統——於圍屏外層 上端開孔,使空氣進入夾層間隙,由上而下,從外筒內層底板下到達灶膛之內;設置下進風 系統——裝配總分式空氣管上段1根至多根分管插於灶心或其周圍,往下伸入下段總管 頂端或者上端,下段總管穿過夾層底板中心轉彎。以開關控制上進風一於圍屏外上端裝 配圓環形分氣管,其上開小孔安過氣管通向圍屏外層之孔,開大孔安進氣管直通灶臺開關; 以開關控制下進風一空氣總管轉彎伸向前面,再以與灶膛平行的角度往上延伸,直至灶 臺開關。一般只使用上進風,火特別大才補充下進風。平底飯鍋坐於圍屏之內,尖底菜鍋坐 於圍屏之沿。其材料為各種金屬。可於外層灶膛內壁或內層灶膛外壁設置保溫層。本發明的夾層灶膛可遲滯熱傳播,上進風可從夾層灶膛間隙回收一部分熱量,從 而節能。
圖1為本發明的安夾層灶膛的灶心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的安分氣管的灶膛俯視圖。圖中1.灶心,2.輸氣喉管,3.點火裝置,4.外筒,5.圍屏,6.底板,7.中間空氣分
管,8.周圍空氣分管,9.空氣總管,10.分氣管,11.空氣管排汙管,12.灶膛排水管,13.進 氣管,14.過氣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見圖1。外筒(4)高為16cm,大為直徑外層26cm,內層22cm。圍屏(5) 高為18cm,大為直徑外層40cm,內層36cm。圍屏(5)與外筒(4)可澆鑄成整體,亦可製成二 個部分或者四個部分,以焊接或螺絲相接。內層底板(6)開若干過氣孔。底板(6)間隙後 側外筒(4)(也可外層底板)設置灶膛排水管(12),安球閥控制。外筒(4)下部為總分式空 氣管——中間空氣分管(7) 6根,內徑為lcm,上端散開插於灶心(1),高出灶心(1) lcm,並在 這高出部分管壁鑽孔,而頂端不封閉,下端聚成一束,伸入下段空氣總管(9)頂端,周圍空 氣分管(8)4根,內徑為lcm,上端散開呈口字形,插於灶心(1)周圍,高出灶心(l)lcm,並在 這高出部分管壁鑽孔,而頂端不封閉,下端轉彎,伸入下段空氣總管(9)上端,空氣總管(9)內徑為4cm,穿過底板(6)中心轉成90度彎,伸向前面,再以與灶膛平行的角度往上延伸,直至灶臺,在灶臺前壁面或頂面安開關控制,後面設置空氣管排汙管(11),安球閥控制。外 筒(4)上部為灶心(1)——將灶心(1)輸氣喉管(2)尾部從外筒(4)壁面孔裡插出,讓灶心 (1)頭部與外筒(4)頂端平。安上點火裝置(3)。裝配圓環形分氣管(10),過氣管(14)連 接圍屏(5),進氣管(13)伸向灶臺。 實施例2 見圖2。圓環形分氣管(10)裝配於圍屏(5)外上端,大為直徑6cm。過氣管(14)大為直徑2cm,前面安1根,兩側各安2根,後面安5根。進氣管(13)大為直徑 6cm,在灶臺前壁面或頂面安開關控制。
權利要求
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其特徵是,在燃氣灶的灶心外安漏鬥形的灶膛,「漏鬥」小頭為灶心的外筒,雙層,大頭為灶口的圍屏,雙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其特徵是,在灶膛中設置上進風系 統——於圍屏外層上端開孔,使空氣進入夾層間隙,由上而下,從外筒內層底板下到達灶膛 之內;設置下進風系統——裝配總分式空氣管上段1根至多根分管插於灶心或其周圍,往 下伸入下段總管頂端或者上端,下段總管穿過夾層底板中心轉彎。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其特徵是,以開關控制上進風—— 於圍屏外上端裝配圓環形分氣管,其上開小孔安過氣管通向圍屏外層之孔,開大孔安進氣 管直通灶臺開關;以開關控制下進風——空氣總管轉彎伸向前面,再以與灶膛平行的角度 往上延伸,直至灶臺開關。
全文摘要
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在燃氣灶的灶心外安漏鬥形的灶膛,「漏鬥」小頭為灶心的外筒,雙層,大頭為灶口的圍屏,雙層。在灶膛中設置上進風系統——於圍屏外層上端開孔,使空氣進入夾層間隙,由上而下,從外筒內層底板下到達灶膛之內;設置下進風系統——裝配總分式空氣管上段1根至多根分管插於灶心或其周圍,往下伸入下段總管頂端或者上端,下段總管穿過夾層底板中心轉彎。以開關控制上進風——於圍屏外上端裝配圓環形分氣管,其上開小孔安過氣管通向圍屏外層之孔,開大孔安進氣管直通灶臺開關;以開關控制下進風——空氣總管轉彎伸向前面,再以與灶膛平行的角度往上延伸,直至灶臺開關。安夾層灶膛的燃氣灶,夾層灶膛可遲滯熱傳播,上進風可從夾層灶膛間隙回收一部分熱量,從而節能。
文檔編號F24C3/12GK101799177SQ200910177409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9日
發明者聶後昌 申請人:聶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