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真空泵葉輪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2:10:51
水環真空泵葉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水環真空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環真空泵葉輪,包括葉片和輪轂,其特徵在於:葉片設置為雙弧結構,分為葉片內側弧和葉片外側弧,葉片均布於輪轂外周,輪轂的外周母線呈雙曲線形,且輪轂內部為中空結構,輪轂和葉片之間設置中間隔板,中間隔板將葉輪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每部分的端部分別設置葉片加強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容易製造,輪轂與葉片的設計可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水量,並可提高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水環真空泵葉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環真空泵葉輪,屬於水環真空泵【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水環真空泵具有鮮明的優點,可以抽送易燃、易爆及腐蝕性氣體,還可以抽送含水、含塵的氣體,在低真空和低排氣壓力的範圍內應用非常廣泛。
[0003]目前,國內對水環真空泵的製造技術研究較多,但是對其微觀機理研究較少。由於對其內部流動特性掌握不夠深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設計方法的發展,導致水環真空泵效率很低。
[0004]特別是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水環真空泵單泵排量不斷增大,水環真空泵的功率也越來越大。目前大排量水環真空泵效率低,水量損失大,使水環真空泵能耗居高不下,嚴重製約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水量損失的水環真空泵葉輪。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環真空泵葉輪,包括葉片和輪轂,葉片設置為雙弧結構,分為葉片內側弧和葉片外側弧,葉片均布於輪轂外周,輪轂的外周母線呈雙曲線形,且輪轂內部為中空結構,輪轂和葉片之間設置中間隔板,中間隔板將葉輪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每部分的端部分別設置葉片加強環。
[0007]整個葉輪由精密鑄造製成,水環真空泵葉輪製造精度高;輪轂的外周母線呈雙曲線形,且輪轂內部為中空結構,提高輪轂抗彎強度,使流動損失減小,水夾帶量小,節能效果明顯,且輪轂中間壁厚邊緣壁薄,既節約了金屬,又增加了輪轂的抗彎模量。
[0008]所述的葉片內側弧採用的液流角為60°?90° ,葉片外側弧採用的液流角為0°?30°。內側弧採用大於60°的液流角,可加速流體甩向外周,增加氣體外周的駐壓,提高水環的穩定性,減少液流夾帶,從而減少重複加速水環液體的能耗;外側弧採用小於30°的液流角,可減少液流對殼體內壁的衝擊損失。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結構簡單,容易製造,輪轂與葉片的設計可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水量,並可提高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3]圖中:1、葉片2、葉片加強環3、中間隔板4、輪轂5、內側液流角6、外側液流角7、葉片內側弧8、葉片外側弧。【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5]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環真空泵葉輪,包括葉片I和輪轂4,葉片I設置為雙弧結構,分為葉片內側弧7和葉片外側弧8,葉片I均布於輪轂4外周,輪轂4的外周母線呈雙曲線形,且輪轂4內部為中空結構,輪轂4和葉片I之間設置中間隔板3,中間隔板3將葉輪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每部分的端部分別設置葉片加強環2。葉片I內側弧採用的液流角為內側液流角5,內側液流角5為85°,葉片外側弧8採用的液流角為外側液流角6,外側液流角6為22°。
[0016]輪轂4為中空結構,外周母線可呈符合y=0.5/x雙曲線形,使輪轂4中間壁厚邊緣壁薄,既節約了金屬,又增加了輪轂4的抗彎模量,且輪轂4外周母線呈雙曲線形可有利於流體流出,可減少漩渦,降低流體流動損失。工作時,葉輪隨轉子旋轉,可實現氣體的進入和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環真空泵葉輪,包括葉片(I)和輪轂(4),其特徵在於:葉片(I)設置為雙弧結構,分為葉片內側弧(7)和葉片外側弧(8),葉片(I)均布於輪轂(4)外周,輪轂(4)的外周母線呈雙曲線形,且輪轂(4)內部為中空結構,輪轂(4)和葉片(I)之間設置中間隔板(3),中間隔板(3)將葉輪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每部分的端部分別設置葉片加強環(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環真空泵葉輪,其特徵在於:葉片內側弧(7)採用的液流角為60°?90°,葉片外側弧(8)採用的液流角為0°?30°。
【文檔編號】F04D29/26GK203532321SQ20132065387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明者】閻博, 王剛, 王宗明 申請人:山東魯博真空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