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7:55:16
專利名稱: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發電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為多晶矽或單晶矽電池。在太陽輻照度lOOOw/m2; 光譜AM1.5電池,溫度25'C的標準狀況下,這種矽電池的轉換效率分別為13— 15%、 16—19%,矽電池在陽光環境溫度下工作發電,同時會產生很高的溫度,只
要發電就會產生溫度(多方實驗表明),電池的工作溫度每升高rc,開路電壓
約下降2.0mV-2.2mV,而峰值功率損失率約為0. 35% 0. 45%。太陽能電池短路電 流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太陽能電池組件峰值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直接影 響到效率)。由此可見,溫度會影響電池轉換效率,同時也加快電池板的衰減速 度。所以設想提供一種新設計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能通過中部水流道,把熱 量隨水帶走,有利於提高光電池的效率,降低衰減速度,延長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保溫層能降低熱損耗。從而提高了系統的綜合利用率。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該系 統在工作時既可以產生電能,同時也產生大量的熱能,而此時太陽能電池工作結
溫可以達到10(TC,由於電池板的背面有水流道,通過水密度的變化循環流動便 帶走了很多熱量,使之變成可以利用的熱水,同時不斷補充冷水。此瓦片背面有 聚氨酯發泡保溫層,從而降低熱損耗並且通過循環泵,將熱水循環貯進熱水箱。 獨立用時,就是一臺光電光熱一體機。小面積使用時不必使用循環泵。該系統的 整體利用率可達70%—90%。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
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具有太陽能發電組件,太陽能發電組件 具有正、負極接線,太陽能發電組件背面安裝有水流道,水流道下方安裝有金屬 底框,金屬底框與水流道之間填充有聚氨酯;上述部件構成的整體側邊安裝有邊框。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組件由多個太
3陽能電池拼接而成;太陽能電池正、負極相互串聯或並聯構成供電單元。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組件兩端引出 的正極和負極接線分別連接到安裝於邊框上的正極插頭和負極插座。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流道為並列放置且粘接 於太陽能發電組件背面的多個由金屬或其他無汙染材料製成的矩形管道,其兩端 可以使用塑料加矽膠製成的塞子塞緊或直接製成封閉端面;每個水流道中部打孔 裝上水咀,水咀間通過管道相連接,每個水流道兩端靠近端部處裝有公、母快速 接頭,所述公、母快速接頭伸出瓦片表面且與相鄰瓦片的公、母快速接頭配合連 接。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底框側邊為鍍鋁鋅板 衝壓而成,底面為金屬板焊接於鍍鋁鋅板上。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組件、水流道、 金屬底框間使用黏合劑連接。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瓦片兩側邊分別具有凹槽、 凸槽,與相鄰瓦片兩側邊的凹槽、凸槽結構配合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
在房屋建築上採用本發明,既起到遮風避雨,又能起到冬暖夏涼、能供電、 供水等作用;隨著太陽能矽電板的加工工藝的改進以及技術的提高,本發明成本 價將大幅度的下降,便於推廣、普及。
圖l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明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2:
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具有太陽能發電組件l,太陽能發電組 件1具有正、負極接線,太陽能發電組件1背面安裝有水流道2,水流道2下方
安裝有金屬底框3,金屬底框3與水流道2之間填充有聚氨酯4;上述部件構成 的整體側邊安裝有邊框5。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組件l由多個太陽能電池拼接而成;太陽能電池正、負極相互串聯或並聯構成供電單元。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組件兩端引出 的IH極和負極接線分別連接到安裝於邊框上的正極插頭6和負極插座7。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流道2為並列放置且粘 接於太陽能發電組件背面的多個由金屬或其他無汙染材料製成的矩形管道,其兩 端可以使用塑料加矽膠製成的塞子塞緊或直接製成封閉端面;每個水流道中部打 孔裝上水咀,水咀間通過管道8相連接,每個水流道兩端靠近端部處裝有公、母 快速接頭9,所述公、母快速接頭9伸出瓦片表面且與相鄰瓦片的公、母快速接 頭9配合連接。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底框3側邊為鍍鋁鋅 板衝壓而成,底面為金屬板焊接於鍍鋁鋅板上。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組件l、水流
道2、金屬底框3間使用黏合劑連接。
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瓦片兩側邊分別具有凹槽、 凸槽,與相鄰瓦片兩側邊的凹槽、凸槽結構配合連接。 製造時
瓦片四邊為鋁合金邊框,用來固定電池板、超白絨面4mm厚低鐵玻璃、電池 板正反面貼EVA透明膠,用不透明2mm厚的PPT襯底(黑色),然後用黏結劑封 裝在流道(扁鋁盒)上,流道中間用PPR管,與每個流道串聯(每一個流道背面 打二個通孔,二邊流道中間打一個通孔,裝上水咀),形成水流暢通。將流道下 面用黏結劑貼壓於聚氨酯絕熱底框上(用鍍鋁鋅板衝壓,焊接蓋板而成)。流道 二端用耐熱塑料殼加矽膠套堵塞,兩頭水咀流道管直接固定在兩邊鋁合金流道端 部(孔口裝上矽膠圈),引出水管,並且將二端各引出二件水咀(用快速接頭上 下連接),以便於水流通循環,同時也將電池板的二端各引出正極插頭,負極插 座,以便上下瓦片的連接,同時也使瓦片不得滑落,起到上、下電流的貫通。左 右有凹凸槽搭扣,便於左右瓦片的安裝,並且不易漏雨。
權利要求
1、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具有太陽能發電組件,太陽能發電組件具有正、負極接線,太陽能發電組件背面安裝有水流道,水流道下方安裝有金屬底框,金屬底框與水流道之間填充有聚氨酯;上述部件構成的整體側邊安裝有邊框。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 電組件由多個太陽能電池拼接而成;太陽能電池正、負極相互串聯或並聯構 成供電單元。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 電組件兩端引出的正極和負極接線分別連接到安裝於邊框上的正極插頭和負 極插座。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流道為 並列放置且粘接於太陽能發電組件背面的多個由金屬或其他無汙染材料製成 的矩形管道,其兩端可以使用塑料加矽膠製成的塞子塞緊或直接製成封閉端 面;每個水流道中部打孔裝上水咀,水咀間通過管道相連接,每個水流道兩 端靠近端部處裝有公、母快速接頭,所述公、母快速接頭伸出瓦片表面且與 相鄰瓦片的公、母快速接頭配合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底框 側邊為鍍鋁鋅板衝壓而成,底面為金屬板焊接於鍍鋁鋅板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發 電組件、水流道、金屬底框間使用黏合劑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瓦片兩側 邊分別具有凹槽、凸槽,與相鄰瓦片兩側邊的凹槽、凸槽結構配合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面裝有太陽能電池、中間嵌入矩形金屬或其它無汙染材料製成的流道、背面有聚氨酯等材料絕熱框的光伏光熱一體化瓦片。此瓦片上面有單晶矽或多晶矽等太陽能電池,中間流道是用金屬或其它材料製成矩形管,並且中間背面打孔裝上水咀,用PPR管與相鄰的流道連接。矩形管流道的口端用矽膠加不易老化的塑料作骨架的塞子堵住,以防漏水。矩形流道的二邊離端部不超過30mm處各打一個孔裝上水咀。用快速接頭與上下瓦片連接,形成水流通道。上部太陽能電池的背面正負極分別各引出二條線。進入通道上下各端部並配有上下公母插座,公母插座分別用銅芯鍍銀材料,以抗老化形成上下瓦片的電路流通。這樣,從而達到整體瓦片的形成。
文檔編號E04D13/18GK101451389SQ200810246238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1日
發明者劉明昌 申請人:蕪湖貝斯特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劉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