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安葬習俗(廈門地方志閩南民俗)
2023-07-02 18:32:48 1
廈門安葬習俗?八、祭祀 對死者的祭祀從敬「腳尾飯」開始,在喪葬過程中的許多禮儀,都是對死者的祭祀死後每7天的祭祀稱為「做旬」,也叫「做七」廈門多數做到「七旬」一、三、五、七為大旬,二、四、六為小旬頭旬及七旬由子主祭,俗稱「孝男旬」;三旬由出嫁的女兒主祭,俗稱「查某仔旬」;五旬由已嫁孫女主祭,俗稱「查某孫旬」;其他旬只作一般祭祀大旬比較隆重,尤其是「尾旬」,祭品豐盛做「尾旬」時往往要燒「靈厝」,即將紙做的靈厝焚化,給死者的靈魂居住廈門多數在「做旬」的三旬、五旬、七旬時「做功德」,一般放在五旬,也有放到百日、對年(周年)時才做「做功德」即為死者歌功誦德,以表子孫思念感恩之情,祝願死者能早日升天轉世「做功德」時間不等,有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還有七天七夜一般在喪家中堂布置功德場,掛起綠白兩色的垂直對聯,內容是對死者的弔唁做功德常在「五七」結合做「道場」做功德道場也要燒「靈厝」「靈厝」請糊紙店專制,規模大的在廣場搭起樓房庭院式的竹架紙糊靈厝,廳堂匾額高懸,死者紙像端坐其中,兩旁僕役伺候,臥室內有各種家具擺件,厝外有路橋和車船馬轎,有街市店鋪,行人景物,最後付諸一炬未到「對年」的正月初三,喪家要祭亡靈並為死者「燒新床」(用竹紙紮成的床),讓死者在陰間睡新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廈門安葬習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廈門安葬習俗
八、祭祀
對死者的祭祀從敬「腳尾飯」開始,在喪葬過程中的許多禮儀,都是對死者的祭祀。死後每7天的祭祀稱為「做旬」,也叫「做七」。廈門多數做到「七旬」。一、三、五、七為大旬,二、四、六為小旬。頭旬及七旬由子主祭,俗稱「孝男旬」;三旬由出嫁的女兒主祭,俗稱「查某仔旬」;五旬由已嫁孫女主祭,俗稱「查某孫旬」;其他旬只作一般祭祀。大旬比較隆重,尤其是「尾旬」,祭品豐盛。做「尾旬」時往往要燒「靈厝」,即將紙做的靈厝焚化,給死者的靈魂居住。廈門多數在「做旬」的三旬、五旬、七旬時「做功德」,一般放在五旬,也有放到百日、對年(周年)時才做。「做功德」即為死者歌功誦德,以表子孫思念感恩之情,祝願死者能早日升天轉世。「做功德」時間不等,有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還有七天七夜。一般在喪家中堂布置功德場,掛起綠白兩色的垂直對聯,內容是對死者的弔唁。做功德常在「五七」結合做「道場」。做功德道場也要燒「靈厝」。「靈厝」請糊紙店專制,規模大的在廣場搭起樓房庭院式的竹架紙糊靈厝,廳堂匾額高懸,死者紙像端坐其中,兩旁僕役伺候,臥室內有各種家具擺件,厝外有路橋和車船馬轎,有街市店鋪,行人景物,最後付諸一炬。未到「對年」的正月初三,喪家要祭亡靈並為死者「燒新床」(用竹紙紮成的床),讓死者在陰間睡新床。
九、拾骨
拾骨,又稱「拾骸」,俗稱「拾骨頭」。「拾骨頭」一般在死者葬後3年或5年、7年的清明節前後10天內,也有另擇吉日吉時。屆時,死者親屬請土工掘墳開棺,將屍骨撿出整理曝曬,用紅絲線按人體骨骼的銜接貫穿,放入特製的腰鼓形陶甕,謂之骸罐,俗稱「夙金甕」。也有將骸骨貯小棺中,謂之「金棺」,也稱「骸棺」,再遷葬於新穴或合葬在他穴。
來源:廈門地情網
03
,